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市场分析 > 索尼频频战略收缩 能否成功转型自救?

索尼频频战略收缩 能否成功转型自救?

作者: 时间:2015-03-05 来源:中国电子报 收藏
编者按:索尼通过对手机、电视业务的独立运营,对视频、音频业务的剥离,能成功转型自救吗?

  剥离业务与“一个”渐行渐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70480.htm

  剥离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以实现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但这与践行“一个”战略背道而驰。

  表示,将会把部件业务、游戏及网络服务业务、影视及音乐业务作为驱动未来3年利润增长的部门,索尼将大力发展此类业务并进行强劲资本投资,以期同时达到销售增长及利润提升的目标。

  另外,据索尼方面透露,在去年剥离电视业务之后,索尼计划在2015年10月1日开始新一阶段的企业重组,将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剥离,成为自负盈亏的、索尼全资拥有的子公司。索尼还将稳步着手准备其他业务的剥离,对于这些以子公司形式运营的业务单元,索尼将继续增强他们的自主权。

  在张兵看来,索尼想着力发展相机传感器和PlayStation游戏业务事实上充满挑战。相机传感器方面,索尼作为部件供应商,在供货给其他相机整机厂商的同时,将不可避免地在索尼自己的相机或手机业务方面与之形成竞争;而游戏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日渐风靡的手机端游戏也对索尼的PlayStation形成了挑战,游戏这块蛋糕的争抢将会十分惨烈。

  张兵认为,对于视频和音频业务部门的剥离是索尼接下来进行品牌授权的铺垫,将这些部门以子公司形式运营,有助于进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不过,对这些业务的相继剥离也反映了索尼在战略上的摇摆,与此前宣称的“一个索尼”的战略背道而驰。

  平井一夫上任后提出的“一个索尼”战略专注于进行软硬件的整合,希望以索尼在软件、内容方面的强势来促进智能手机、电视业务,并以手机为终端平台来承载软件和内容。“索尼在影视及音乐内容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但它没能充分与电视、手机等智能硬件进行整合,并没能很好践行‘一个索尼’战略。”张兵说。

  索尼问题出在哪里?

  索尼的问题出在创新性不足、产业链布局不完善、市场推广营销较为保守和价格不亲民等方面。

  2月4日,索尼发布了2014财年三季报,该季度索尼公司实现盈利890亿日元,同比增长237.5%。但索尼同时宣布,2014财年全年依然亏损,相比此前预期的2300亿日元收窄至1700亿日元,这是其7年内第6次亏损。



关键词: 索尼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