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物联网引领芯片厂商创新
智能硬件需要美观、融合、极快的响应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67420.htm 智能互联环境下的硬件创新,要比过去考虑得复杂得多,以前我们只需要考虑单独一个硬件系统的输入输出,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任何一个硬件似乎都要作为一个独立设备,考虑和人、环境的交互是什么样的,考虑和后端的云、数据分析结合,是不是构成一个商业模式,考虑如何开发一种有价值的增值服务等。新产品必须在技术链条、业务链条、服务链条中找到合适的定位。但是目前,智能设备发展遇到瓶颈。
美观:这是一个科学与艺术,工程与设计融合的过程。在国内,智能设备的开发往往过于重视工程和技术,比较忽视设计和艺术,导致做出来的产品可能技术上非常过硬,却并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融合:技术不应该用来炫耀,而是隐藏在消费体验的背后。很多公司在做机器人,但是实际用途似乎非常有限。如果产品不能和实际生活高度融合,那就不能称之为产品,只是一种试验性的概念。
响应:智能设备必须具备极高的响应速度,便于用户使用。这就涉及到计算平台的性能表现和功能集成。
意义:智能的核心来源于数据分析,所以数据必须对我们具有意义,甚至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信息。
为了给新兴的硬件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现在要做的基础性、平台性工作很多。例如,每个设备、每个物体都将具备计算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要让集成的系统芯片向尺寸更小、运行速度更快、功能更灵活、产量更大的方向演化。我们要构建突破性的参考设计,集成软硬件解决方案和其他技术平台,帮助客户快速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为实现设备和云之间的无缝通信,我们需要全新的智能网关,以确保设备和现有基础设施产生的数据在云端安全共享、用于分析目的。总之,我们需要从端到端构建完整的硬件创新解决方案,帮助硬件企业解决开发难题。
需要关注大数据中的小数据
ARM嵌入式应用市场经理耿立锋:如今,一切智能科技都是为了追求良好的用户体验。例如早餐吃烤面包片,如果面包机烤出的面包片上显示了今天是晴天还是下雪图案,是很有趣的。因此,IoT(物联网)最终的驱动力是用户体验及服务。而用户体验需要物联网、大数据来支撑。但大数据来自于小数据,如何对小数据进行安全、准确的收集和管理,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因此ARM对于物联网的规划目标是把小数据做透,做到极致。
ARM看到,物联网的终端节点一般由传感器、处理器、控制器、连接等组成,基于ARM Cortex内核的各种控制器已经在硬件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但现在不仅是硬件,还需要软件。对于物联网IoT中的这个“I”的理解,如何实现把IP-based的物联网组网其实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还要推动基于标准技术的满足不同应用的互联互通。就像大家为了出国办事,办护照和签证却花费了很大功夫。因此需要把这个流程标准化或者提供服务,省去办护照、签证的时间。
为此,ARM在2014年10月推出了mbed IoT平台,定位于enable我们的合作伙伴最终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物联网平台,从而解决基于IP的物联网的开发需求。它包括一个免费开源的运行在物联网节点侧的物联网操作系统——mbed OS,以及一个面向服务器及网关侧部署的中间件及软件接口的设备平台——mbed Device Server(DS)。mbed DS软件方案虽然也有免费的评估版本,不过正式的商用项目则需要从ARM来取得license授权。mbed DS与mbed OS对接,可使海量的小数据有效地收集上来。
由此可见,ARM在非常认真地做跨界产品,使传统IC和IT产业能够融合起来。mbed不可否认的将是ARM明年重点宣传的方面之一,ARM希望能在现有Cortex-M硬件的基础之下,整合软件,使创新型企业将能够专心致力于产品增值功能的数据分析和服务,从而加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智慧能源产业需要大数据
现在互联网发展在第一阶段,是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往后是万物互联。预计2020年时人和人之间的交流量大概只占到20%,80%是设备之间的流量。
在能源领域,我们在十几年以前引入了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在全国有近五千家这样的企业,但是遇到一个问题——数据的不透明、可视化程度低产生的一些纠纷,随着我们能够通过联盟所推动的标准使数据格式统一,来解决这样的纠纷,形成新的模式。因此,智慧能源首先要做到的是如何让传统的传感器、嵌入式系统、终端能够连到专有互联网上来,这样才能够产生大数据、云计算,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掌握的不完全信息是:每年政府投向节能减排的资金能够达到近五千亿元,是非常庞大的资金,主要进行结构调整;现在正在探索建立能源管控平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方式能够监测能源的使用。智慧产业联盟还是想构建一个产业链,让所有企业受益。对于标准,希望碎片化的不同终端设备通过这样的适配联到网上,能够在传输数据的云处理、大数据使用方面能够格式化、标准化。
最近,联盟和英特尔能够达成了战略合作,签署“关于智慧能源端到端方案合作和部署”备忘录,以加强在智慧能源领域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IEEE 1888标准的规模应用和行业进步。
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高级行业市场经理赵宇:其实我们在看中国智慧能源市场,有两种力量逐步推进,一个是市场化需求,节能对于企业带来成本的降低、甚至提高产业效率;第二方面能源跟政府有很大的关系。
物联网相关文章:物联网是什么
逆变器相关文章:逆变器原理
可控硅相关文章:可控硅工作原理
pwm相关文章:pwm是什么
逆变器相关文章:逆变器工作原理
比较器相关文章:比较器工作原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