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消费电子 > 业界动态 > IT老兵30年:巨头没落和新贵崛起

IT老兵30年:巨头没落和新贵崛起

作者:时间:2014-12-28来源:财经天下收藏

  对于今天阿里巴巴的赴美上市,三十年后的商业史上或许会留下这样一笔描述,“2014年9月,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第一支刷新全球IPO数额的IT公司,它的上市证明了中国IT行业的崛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7418.htm

  但假如将时间倒推三十年,最适合形容当时中国IT业的词语或许是一穷二白。

  1980年代是中国IT产业起步的阶段,这十年中,成立了数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例如1984年成立的和四通,以及1986年成立的北大。这三家公司成为当时IT产业的一代霸主,和现在的BAT一样有“IT三雄”的称谓。

  中国第一代IT人在1980年代登上了历史舞台。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内部管理,这些人用数十年的职场打拼撑起中国IT行业的崛起。他们中的多数人没能成为雷军或者李彦宏,但他们都偏爱使用“IT老兵”这个略带自嘲又包含骄傲的名词形容自己。

  他们完整地经历过硬件的崛起,互联网行业的爆炸增长和移动互联网的转折,在IT界的每一次变革中,他们的职业生涯也随之起伏跌宕。

  1990年代,紧握的机会和错失的机遇

  整个PC行业开始极速狂奔,不知道哪一天身边的某个人就因为一款软件或者一段程序而一夜成名,成为商业明星。

  阿里在美国上市敲钟时,国内的IT圈也疯狂转发着各类评论和庆贺消息。坐在上海家里刷微博的i8小时创始人米丹宁低声地感叹了一句:“阿里上去了,盛大下来了。”

  创业前,米丹宁的身份是盛大网络集团首席信息官。

  此时,另一个IT老兵陈大同则通过微信朋友群实时关注阿里上市消息。

  “什么是阿里成功的决定性力量?是市场!中国有一个13亿人的市场。”他这样和朋友们互动着。

  陈大同当前的身份是投资人,华山资本的联合创始人。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或许有更高的知名度:他是研发出世界首颗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的技术专家,通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但面对阿里上市心情最为复杂的还要算是郑文军。他是阿里巴巴的第100名员工(阿里内部一人一个工号,即便离职也会将该工号保留赠送),至今还保留着印有100号字样的阿里工牌和红色体恤衫。现今在阿里工作的员工中,工号排在前1000的都被戏称为阿里的神。可现在他的身份仅仅是一个观众。

  “我早就退出了阿里,也没有他们的股票期权,所以上市和我没什么关系。”回忆这些的时候郑文军语气平静。在IT圈里打拼了二十几年,他见惯了市场的沉浮和企业的兴衰。今天的他是齐家网的副总裁,曾做过另外两家IT公司的创始人。

  “我的QQ个性签名就是IT老兵。”点了一支烟,郑文军说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甚至世界的信息化浪潮”。现在看到阿里上市,虽然没有经济上的关系,但依旧会有感情上的感慨。

  “转眼间就离开阿里十几年了。”他对《财经天下》周刊感叹。

  1992年,郑文军以上海交大计算机系研究生的身份赴美,进入惠普(HP)工作。“学计算机还是美国比较先进。美国当时Email已经用得很普遍了,而国内还没有一条与Internet链接的网线。”

  一年后郑文军离开惠普,进入硬件行业从事DVD的研发生产。在他看来,1990年代发展最快的还不是软件企业,而是基于PC和互联网发展而崛起的硬件公司。

  从股市中很容易找到佐证这个观点的例子,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主营互联网基础硬件设备的美国思科公司(Cisco)股价增幅超过1000倍。

  “硬件发展特别快”的事实影响了他择业的判断,他决定进入“软硬件结合的公司”,尝试制作和芯片解码器等技术相关的消费电子。

  郑文军不知道,就在他意气风发的研究可视电话时,距离他硅谷住所不远处,来自清华的中国人陈大同也在研究着和“图像感光”相关的技术。

  陈大同比郑文军早来美国两年,他是文革后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半导体博士,在美国经历了三年的博士后研究,1995年他联合朋友一起创立了豪威科技(OmniVision)技术公司。

  今天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微电子影像应用领域的龙头企业,他们的传感器占领了全球30-40%的手机市场,年净利润超过2亿美金。

  但在当时陈大同还没预估到这个美好的前景,公司创立初期,他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出“具有成像功能的半导体芯片。”两年后,产品成形,他研制出全球首颗基于CMOS技术的感光芯片,并成功商业化。

  “我们这些人是从中国十几亿里面挑出来的,确实不是美国那种大学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胆子很大,敢吃苦敢折腾。”陈大同不忘向记者强调,他是一个插过队的老知青。

  三年后这种芯片被大量地应用在“电脑眼、监控摄像头”等摄像器材中,其市场份额一度高达全球的50%。

  陈大同说,从硬件产品的发展来看,1980年代是美国PC类硬件产品发展最快的时代,而到了1990年代美国硬件产品开始转向各个细分领域,不再拘泥于PC一处。

  但慢了半拍的中国却是在1990年代才迎来了电脑硬件行业的爆炸性增长。

  此时正是大学毕业初入职场的米丹宁大展拳脚的时候。1992年,也就是郑文军赴美的那一年,米丹宁进入了当时中国IT三雄之一的“北大集团”,成为刚刚成立的电脑公司的员工。“那时候方正电脑部门只有5个人。”

  米丹宁的任务是负责供应链运营,当时统称为物流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将订单、生产、配货、物流对接全部链起来。“现在看这就是最早期的ERP系统,和现在京东商城用的系统类似。”米丹宁说。

  后来他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个多棒的创业机会——这种管理软件在多少年后将成为可以“单独拿来卖钱的商品”。

  事实上,不仅是这一款软件,在北大方正内部,许多当时被放弃或者搁置的产品都错过了它们最好的推广机会。

  1992年,方正内部研发了一款名为92OA的基于win31的中文编辑排版软件。“那时候微软还没有发布中文版的office软件,而日后风靡中国的金山WPS也未大面积推广,所以如果当时将92OA软件推向民用市场,可能今天的中文编辑软件就不是现在这样的格局了。” 米丹宁感叹。

  历史没办法假设。而方正集团错过这些机会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没发现这个市场,而是他们当时有更赚钱的业务。

  “这种软件卖给专业印刷厂或者出版社,一套可以卖到20万-30万,而买给民用的个人客户一套软件售价最高不过7000元。”丰厚的利润让经营者们忽略了民用市场。

  整个行业开始极速狂奔,不知道哪一天身边的某个人就因为一款软件或者一段程序而一夜成名,成为商业明星。

  方正当时的办公地址在北京中关村知春路上,翠宫饭店的8-9层是他们的注册地,而7楼就是金山软件的办公室。电梯里,米丹宁经常也会遇到金山的雷军,“那时候他是金山的总经理,工作努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方正 联想 展讯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