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一种基于MCU控制的光伏电池测试仪设计

一种基于MCU控制的光伏电池测试仪设计

作者: 时间:2011-05-22 来源:网络 收藏

  3 软件设计

  软件采用Keil编译环境下的C语言编程。程序设计流程,通过PC机向串口发送测量控制指令,并接受测量数据。下位机接收到测量指令后,通过不断改变控制电压信号UD。来改变外接负载。每次测量开始,控制电压增加△U,然后采集一个点的电压电流。直到测量到短路电流,测量结束。考虑到光伏电池两端电压电流变化的延时性,用定时器控制采点时间,每隔50 ms采集一次数据。

  4 试验验证

  根据方案设计制作样机进行试验,采用英利产品,型号为110(17)P1470×680的多晶硅板。在自然光照情况下,对单块进行测试。

  厂家提供的Isc,Voc,IM和VM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光强1 000 W/m2,电池温度25℃)测得参数在实际测试中,很难实现,故按照下列方案进行:

  (1)根据太阳能电池简化数学模型,模拟理论输出特性曲线。

  根据固体物理理论推导出来的太阳能非线性I-V特性方程,其简化数学模型是:

数学模型

  用直流电子负载PEL-300(台湾固纬)采点测试当前自然条件下,Isc=4.2 A,Voc=20.5 V,IM=3.6 A和VM=15.3 V。将上述参数带入简化模型,求得理论近似I-V曲线和P-V曲线。

  (2)使用本文开发的,与方案(1)同时测试,以保证相同的日照条件,测得的试验数据和曲线,如图5和表1所示。

试验数据和曲线

试验数据和曲线

  二种方案所得的理论和试验曲线吻合度较好,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并且比较两者,考虑到影响输出特性的内、外部因素复杂,实验曲线比理论曲线更接近电池板实际工作状况,因为方案(2)测试时间很短,更能确保不变的日照条件。

  5 结语

  本文基于,设计了可以数控调节、有源、高速响应的可变电阻器模块以及对应的测量电路,开发出了可获取光伏电池I-V和P-V曲线。物理实验测试表明,所获得的光伏电池特性曲线,形态准确,数据精度高。该在光伏电池测试,太阳能资源评估,建立光伏电池模型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