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软件校准的50MHz至9GHz RF功率测量系统
该检波器的传递函数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近似值:
VOUT = SLOPE_DETECTOR × (PININTERCEPT)
其中SLOPE_DETECTOR是检波器斜率,单位为mV/dB;INTERCEPT 是x轴截距,单位为dBm;PIN是输入功率,单位为dBm。
在ADC输出端,VOUT由ADC输出代码取代,公式可改写为:
CODE = SLOPE × (PININTERCEPT)
其中 SLOPE 是检波器、调整电阻及ADC的组合斜率,单位为次/dB; PIN 和 INTERCEPT 单位仍为dBm。
图3显示的是典型检波器输入功率的功率扫描以及在700 MHz输入信号下观察到的ADC输出代码。
700 MHz下的ADC输出代码及误差与RF输入功率的关系
图3. 700 MHz下的ADC输出代码及误差与RF输入功率的关系
总体斜率和截距随系统的不同而变化,该变化是由RF检波器、调整电阻和ADC传递函数的器件间差异造成的。因此需要系统级校准以确定整个系统的斜率和截距。本应用中,使用4点校准校正RF检波器传递函数内的某些非线性,特别是在低端位置。该4点校准方案产生三个斜率和三个截距校准系数,这些数值在校准后应存储在非易失RAM (NVM)内。
通过向ADL5902施加四个已知信号电平执行校准,从ADC测量相应的输出代码。选择的校准点应在器件线性工作范围内。本例中,校准点位于0 dBm、-20 dBm、-45 dBm及-58 dBm。
斜率和截距校准系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SLOPE1 = ( CODE _1 – CODE_2)/(PIN_1 — PIN_2)
INTERCEPT1= CODE_1/(SLOPE_ADC × PIN_1)
接着使用CODE_2/CODE_3和CODE_3/CODE_4重复计算,分别得出SLOPE2/INTERCEPT2和SLOPE3/INTERCEPT3。六个校准系数应与CODE_1、CODE_2、CODE_3、CODE_4一起存储在NVM内。
当电路在现场工作时,这些校准系数用于计算未知的输入功率电平PIN,公式如下:
PIN = (CODE/SLOPE) + INTERCEPT
为了在电路工作期间获得适当的斜率和截距校准系数,从ADC观察到的CODE必须与CODE_1、CODE_2、CODE_3、CODE_4进行比较。例如,如果来自ADC的CODE在CODE_1与CODE_2之间,则应使用SLOPE1和INTERCEPT1。该步骤还可用于提供欠量程或超量程警告。例如,如果来自ADC的CODE大于CODE_1或小于CODE_4,表示测得的功率在校准范围以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