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的虚情
数字化的好处,莫过于移动电话的发展。第一代移动电话是模拟方式的无线通信,用户跨区域、跨城市通话都得经过中继站转接,国际漫游就更其为难。Motorola公司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的“铱星计划”,发射了53颗通信卫星,想以第一代移动通信圆全球漫游的美梦。没想到第二代数字移动电话迅速发展起来,数字信号可以更加自由、无远弗屈地传输到世界各地,短短几年便完全取代了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这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传播革命,数字化的奇迹。
当人们看到了“铱星计划”这样的失败,也就更加热烈地追求数字化,在高速处理器推动下,我们相信具有动态音视频通信能力的第三代移动电话也会很快流行起来。目前的症结在于系统业者换装基地台的经济因素以及用户通信习惯的调适。然而我们也要问,在廉价的数字资讯信息中,事物是否被滥用、作贱和肤浅化了呢?从漫天飞舞的e-mail、铺天盖地的短信到随手可拍可传的拍照手机,人们失去了珍惜字纸的传统,面对数字化相片也只有半信半疑, 人们陷入了充满表面与假相的世界。浩瀚信息使我们目不暇接,何论深思?为了吸引眼球,只有以更精致、更刺激的花招来眩惑感官的注意,从文字、音声、到图像,从2D到3D,不断演进,实际不过是一种“仿真”,也是一种“虚情”。
把模拟信号化作数字信号,无论怎么精致,都是最肤浅、最表面的虚拟功夫。我们对世界万物理应尊重爱护:千万别无谓地复制数字资讯,一如我们对生命应有的珍重尽情。
曾听一家打印机厂商说过,他们的业务只是冲着业绩而去,并没有什么利润,反倒是将一些世界名画数字化翻拍之后,用极为精密的喷墨技术打印仿制,裱装加框,以假乱真,吸引了许多人的购买,从而赚得不少利润,真是莫大的讽刺!把假画当作真名画欣赏,可“假作真是真亦假”。朋友们,珍惜一份缘,善用一点情吧!■(*为适应大陆读者阅读,本刊曾稍作编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