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 Linux 与 DSP/BIOS RTOS 实施双 OS 信号处理技术
由于上述特性对时间要求不高,因此无需精确控制 DSP/BIOS。这时,Linux驱动程序模型所提供的资源提取功能就可更好地提高灵活性,缩短开发时间,更不用说可获得 Linux 社区丰富的开源应用代码支持了。
可使 Linux 与 DSP BIOS 操作系统同时运行在同一设备上的解决方案,就是需要使用虚拟程序 (virtualizer) 为系统开发或集成人员提供这两种操作系统的优势(见图 2)。
图 2. Linux 和 DSP/BIOS 同时运行在 DM643x DSP 器件上
虚拟程序作为快速、可预测的交换机可在 Linux 与 DSP/BIOS 操作系统之间实现 DSP 资源。当接收到中断时对 DSP/BIOS 操作系统环境做出推测性交换,从而确保 DSP/BIOS 线程的最佳性能。
如果新到达的中断对应于 DSP/BIOS 环境中已识别的事件,那么将在已经加载且准备运行的 DSP/BIOS 环境中对其进行处理。
在虚拟程序支持 DSP/BIOS 的同时,应用可直接访问所需的系统资源,且不会影响(挂起)Linux 环境中保持的用户与内核空间。
一旦应用完成 DSP/BIOS 环境下的高性能信号处理计算,虚拟机就将强制转回到 Linux环境,以便访问该环境下的更高级特性。
在虚拟程序的调节下,操作系统之间的交换时间不到 10 微秒,这使编程人员能达到实时性能要求,相对于只包含 DSP/BIOS 的原生系统而言,性能上也没什么损失。该解决方案对典型多媒体设备的处理资源占用仅约 1.5%。
双操作系统的更多优势
或许为了支持 DSP/BIOS 操作系统对基于 Linux 的产品进行扩展的最明显优势之一:无需移植就可使用成百上千种第三方的相关算法。由于符合 xDAIS 标准,因此可确保第三方算法无缝集成于 DSP/BIOS 环境中。
为了支持 DSP/BIOS 操作系统对基于 Linux 的系统进行扩展的另一个优势:在 DSP/BIOS 环境下执行应用不受 Linux 内核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 (GPL) 的限制。
在实施基于 Linux 的解决方案时,我们有时不是很清楚开发商推出的独特软件知识产权在许可证方面到底有哪些具体要求。通过在 DSP/BIOS 而非 Linux 操作环境下执行 IP,可以避免这方面的法律问题。
结论
使用本文介绍的技术,Linux 与 DSP BIOS 可同时运行在统一的 DSP 内核上,这既能够提供 Linux 解决方案的全部功能,又可确保 DSP/BIOS 环境下的高精度与硬件控制。
编程人员可充分利用适用于 Linux 的应用代码与适用于 DSP/BIOS的信号处理代码,无需针对不同环境进行移植。
对要在实时嵌入式应用中采用 Linux 特性的设计人员而言,通过虚拟程序升级、同时获得 DSP BIOS 工具套件,将大幅提高信号处理性能,并可显著节省系统资源的成本。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