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应求,AI半导体三巨头谁将称霸
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得以实现,核心推动力量来自半导体产业,数百亿智能设备连接网络,用于数据采集的物联网芯片和高性能AI芯片需求剧增,因万物互联采集海量数据,经数据中心构造的云端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带动整个半导体发展,依据Gartner分析数据显示,物联网的半导体市场将高达340亿美元,芯片厂商是这个时代最大受益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3098.htm
从云端到网络,再到现在边缘侧的创新,这些都给半导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有2000亿美元的规模,作为半导体长跑了50年的英特尔,持续聚焦物联网芯片、边缘计算和计算机视觉三大重点,包括Movidius AI芯片、FPGA开发套件等等,引领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革命。
物联网推动AI芯片发展
3G和4G普及推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以Sigfox、LoRa和NB-IoT等通信技术则解决为物联网大规模部署低功耗、远程连接等需求,但伴随5G通信技术的兴起,势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5G并不只是网速提升,而是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我们正站在历史新阶段的关口。
5G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让一切设备互联激活万物智能,至此,科技界一致认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也将成为信息科技亮点,万物互联和云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推动社会变革,进入一个万物具有感知的智能社会。
而在这个时代,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剑勇指出,高性能芯片则成为这个时代制高点,为此孙正义更是巨资豪赌,例如以236亿美元收购移动芯片霸主ARM,并成为AI芯片领头羊的英伟达第四大股东,这是孙正义继投资马云后,再次豪赌并寄望成为芯片霸主。与此同时,科技巨头纷纷向芯片领域挺进,谷歌、苹果、阿里巴巴和华为在AI芯片投入巨额资金,曾横扫围棋界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背后就是依靠谷歌深度学习芯片TPU支撑。
赢得人工智能就能赢得未来,而芯片作为人工智能时代制高点,在AI芯片争夺中,聚集了英特尔、英伟达、高通、ARM和谷歌、苹果、华为与阿里巴巴等核心玩家。因众多重量级玩家的加入,全球围绕人工智能芯片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但在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剑勇看来,当前芯片竞争格局,依然以半导体厂商主导。
那么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三大半导体芯片巨头谁将称雄?
(一)英特尔
而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巨头也将因IoT芯片和AI芯片,将为他们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在今年8月英特尔一场数据为中心创新峰会上,透露出一组数据,有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来自于在数据中心使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运行人工智能的客户。

百度与英特尔已经在数据中心、云计算应用、基于CPU的AI机器/深度学习框架优化,以及自动驾驶等技术开发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合作。阿里巴巴基于英特尔技术搭建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架构,从云端到边缘,获取实时用户洞察。英特尔作为华为战略级伙伴,两家巨头从云到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合力构建智能世界。
云端作为万物互联基础设施,对所收集数据利用AI技术进行智能分析,继而推动对高性能芯片强劲需求,英特尔正是受益于持续的数据爆发性增长,至此到6月份,英特尔以数据为核心的业务增长了25%,云计算收入上半年剧增43%。
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为169.62亿美元,数据中心营收55亿美元,增长27%,净利润同比高达78%至50.06亿美元,英特尔临时首席执行官在近日表示,英特尔芯片供应量足以支撑今年营收全年展望,2018财年预计将达到695亿美元,这一营收将再次刷历史新高,全球数据中心主要基于英特尔芯片构造云端,以及物联网业务高速增长,推动其业绩健康有序增长。
当前正处于一个以数据改变世界的全新时代,同时,云服务规模无限扩大,5G即将到来,人工智能和分析技术快速发展,所有这些都将产生大量未被利用的有价值的数据。而英特尔以数据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当下势头迅猛的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