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强调开展5G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在产业扶持中政府不宜做具体执行者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1632.htm目前,产业政策执行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府过多的介入实际上并不利于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界人士也曾向笔者表示,政府应更多的是一个规则制定者,并把控宏观的发展方向,最好不要去做具体的执行者。因为一个课题或者科研项目如果是政府主导的话,由于各种政商关系和一些官僚尸位素餐,就很容易演变成大家一起忽悠政府的钱,拿到钱了之后各回各家,黑一点的不了了之,厚道一点的最后做出一个只能看看,但用不起来的技术成果。
政府在给政策的过程中,对于扶持对象到底是国外巨头的马甲公司还是真自主公司,以及技术实力和市场前景如何并不是特别具有甄别能力,能拿到怎样的扶持力度和项目,背景和政商关系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政府过多介入的话,会导致资金利用效率有限,而且好钢用不到刀刃上。
另外,政府扶持中也存在一个拉偏架的问题——政府很喜欢看谁弱一点,或者不行了,就去扶它一把,看谁能自主发展了就不管了,只去帮弱的,而且帮助力度还非常大,发展得好的公司靠自己努力取得的优势一下子就被行政力量抹平了,这对能摆脱政府扶持、能自主发展的公司非常不公平,搞得竞争法则不起作用了。
如果是政府制定规则,具体执行由企业来主导的话,比如搜狗资助清华大学做人工智能,因为企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也是懂行的不会被忽悠,大家就会想着把这些钱做出什么成果,而且只要做出技术成果,企业可以拉来客户,可以摆脱技术突破但只能躺在实验室、无法被商业化的困境。
大基金帮扶模式更加科学
相对于政府直接补贴或划拨项目研发经费这种“送钱”的扶持方式,大基金的扶持模式虽然也存在一些瑕疵,但总体上更加科学,对于产业发展也更有利。具体来说,产业基金给钱并非是国家送钱,而是资金换股权,国家产业基金也不做大股东,仅仅是投资参股,并不影响被扶持企业的具体经营。
另外,国家产业基金投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撬动社会资本与国家产业基金一起投资集成电路产业中IC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原材料和代工厂中的龙头企业,这样就能以相对有限的资金撬动较多的社会资本,把社会上的游资吸引到产业转型升级中去,而非股市、期货、房地产、“姜你军”、“蒜你狠”、“豆你玩”。最关键的是,国家产业基金的着眼点并非短期逐利,而是放长线钓鱼,通过长期投资帮扶企业发展,实现企业成长和国有基金保值增值双赢。
截至2016年10月,首期募资规模1387.2亿人民币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项目40个,企业28家,承诺投资额也已接近700亿元,已投项目带动的社会融资超过了1500亿元,其中,IC设计占总投资的27%,晶圆制造占总投资的60%,设备制造占总投资的2%,封装测试占总投资的8%。
在业绩上,虽然28家企业2016年增幅略微下降,但总体发展势头良好,紫光集团、三安光电等成为大基金投资的重要受益者,长电科技在国家扶持下收购了新加坡星科金朋,一举迈入全球前10封测公司,中芯国际在获得大基金投资后扩建工厂。不过,从资金的投入到企业技术突破和商业上的成功有一个时间周期,具体的成效会在几年后慢慢体现出来。
总体来说,相对应补贴送钱的方式,国家产业基金扶持方式对于扶持产业做大做强,资金的利用效率会更高,成效也会更好。
落后行业应该在篱笆墙里适者生存
不过,如果只有这种对龙头企业的天量资金投资扶持的话,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只能成长为瘸腿的巨人——因为很多行业里,中国大陆目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龙头企业,只有在国外巨头倾轧下勉强生存的一些小公司。
比如,比如IC设计中的CPU、GPU、DSP、FPGA,以及用于辅助设计的EDA工具等等。国家产业基金因为是拿国家的钱在投资,保值增值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可能去做风险较大的投资,只会投资一些已经有一定规模,前景较好的企业。换言之,国家产业基金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而且站在那些小公司的角度,由于自身的体量太小,如果拿股权换资金,拿少了没意义,拿多了也就意味着大基金控股,失去公司控制权,在本来就被国外巨头打压的情况下,被大基金控股后难免导致外行领导内行,很有可能会把这些本来就生存不易的小公司带到坑里。
因此,很多绝对劣势的领域,国家产业基金现行的做法是无能为力的,而过去那种直接给钱的做法既不科学,效果也不好。相比之下,给出生存空间的做法不失为解决之道——划出一块保留地让国内自己设计的CPU、GPU、FPGA等芯片可以被用起来,比如把党政军市场拿出来,把这块封闭市场给予国内公司去生存和竞争,谁的产品好,不能只听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必须倾听用户单位的声音,再以政府择优采购的方式给做得好的公司变相给予资金扶持,并且在实践中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技术的螺旋式上升,并在使用中慢慢构筑起软件生态,最终实现自主技术的成长和国内公司逐渐成长壮大。
正如龙芯首席科学家胡伟武说的:“政府应该干啥,应该在黑暗森林里围个篱笆墙,构建一个小森林,把国外芯片挡一挡。进入小森林的CPU公司必须严格界定,什么是自主的,什么是可控的,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把真正自主可控的放进小森林,小森林里玩的是市场竞争的丛林法则。让国内自主CPU公司在小森林里适者生存的竞争——谁的产品好,谁的服务好,就选谁的产品,政府不要去干涉。在市场竞争中练出自己的体格,最后的胜出者踏着失败者的尸体成长壮大后,再打破藩篱,和黑暗森林里的国外产品竞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