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 AS 3.0下高可用性集群配置
实施系统软硬件环境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9/304717.htm硬件:p4 2.4G,80G,512M DDR
宿主机系统:win2000pro sp4
虚拟机软件:Vmware GSX Server 3.1
安装Vmware GSX Server 3.1和Redhat AS3.0的基本系统
1.安装Vmware GSX Server3.1
相信大家都安装过workstation,过程都差不多,这里就不多废话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VMware GSX Server2.5无法打开Vmware workstation4.52虚拟出来的系统,GSX Server2.5比4.52出来的要早,所以。。。。。。。
2.安装Redhat AS3.0
切记安装上xwindows桌面系统,设置此系统hostname为linux1,ip为10.0.0.155
3.COPY并配置另一套AS3.0系统将安装的第一套系统的文件复制到另一个文件夹,用编辑器打开rhel3.vmx文件修改displayName?=?Linux1到Linux2
然后修改此系统的虚拟硬件配置,将网卡删除如下图所示,进行此步的原因是因为从第一套系统COPY过来的文件如果同时运行,两个系统的MAC地址会发生冲突由于将网卡删除,所以必须删除后启动第二套系统,启动过程中kudzu进程会提示系统有多余的配置文件(就是已经被删除网卡的配置文件),选择将多余的配置文件删除,然后再关闭linux2系统,重新给linux2添一块网卡。再启动linux2
启动linux2,启动过程中,由于重新添加了网卡,所以系统检测到了它,再重新配置网卡,设置linux2 IP地址为10.0.0.156,其它同 linux1。(注:这样有人可能会觉得麻烦,不过网卡MAC地址冲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咱们偷懒不想再重装一套系统呢)
这时候检查以下各文件,修改主机名,网络配置文件
#vi?/etc/sysconfig/network
将HOSTNAME=linux1改为HOSTNAME=linux2
#vi?/etc/hosts
将10.0.0.155 linux1修改为10.0.0.156 linux2
(注:有些朋友可能会问,怎么不直接把hosts文件里把linux1,心跳地址都写进去,其实我现在这么做是为了让文档更清晰些,到下一步的时候再添加这些,虽然稍微麻烦点,但是可以避免一些朋友看不明白)
这样两套完整的AS3.0的系统就配置成功,进入第二阶段
二、使用Vmware虚拟出HA必需硬件设备,并进行配置
1.给两个系统各虚拟一个新的网卡
关掉两个系统,给两系统各一个增加以网桥方式工作的网卡,方法与第一图类似
2.创建共享磁盘
给HA系统创建共享磁盘sdb,大小为500M(自定义),如下图所示
先打开linux1系统的设置,创建磁盘,磁盘文件名为,share.vmdk 选中Allocate all disk space now这一选项
建议将新加磁盘的装入点设为scsi 1:0,如下图所示,这就是系统的裸设备
然后打开linux2的设置,同样给linux2添加共享磁盘,不过这次选择已经存在的磁盘,使用的共享磁盘就是刚才为linux1创建的那个磁盘,如下图所示
同样在Configuration?editor?里面修改共享磁盘的”Vitual?disk?node”为scsi?1:0
这样,就给两个系统各创建了一个新网卡,又创建了一个共享磁盘。由于系统启动的时候会锁定磁盘,所以当启动linux1后共享磁盘被锁定了,linux2就起不来了,因此必须做一下设置,用编辑器打开两个Vmware文件夹的rhel3.vmx文件,最后增加一行:
Disk.locking?=?false
这样硬件就配置好了
3.配置新添加的网卡
启动linux1系统,系统在启动时候会检测到新添加的网卡,选择配置,将第二块网卡的IP设置为192.168.123.1,其它默认
修改linux1系统的/etc/hosts文件,改后内容如下
10.0.0.155 linux1
192.168.123.1 linux1
10.0.0.156 linux2
192.168.123.2 linux2
同时启动linux2系统,设置方法同linux1
4.配置共享磁盘
在linux1在shell里运行
#fdisk /dev/sdb //注使用parted也可以
将添加的共享磁盘,分为两个区:sdb1和sdb2,各250M大小
在两台服务器上分别编辑/etc/sysconfig/rawdevices文件,将分区绑定到裸设备。
#vi?/etc/sysconfig/rawdevices
加入
/dev/raw/raw1 /dev/sdb1
/dev/raw/raw2 /dev/sdb2?
重启服务
#service?rawdevices?restart
启动完成后执行
#raw –qa,会显示以下内容
/dev/raw/raw1: bound to major 8, minor 17
/dev/raw/raw2: bound to major 8, minor 18
格式化共享磁盘,每个块大小为4K
mkfs.ext3 -j -b 4096 /dev/sdb1
mkfs.ext3 -j -b 4096 /dev/sdb2
注明:使用-b选项将磁盘区块设置为4K,过小的区块会导致磁盘检查的时候耗费过多的时间
然后在linux2里修改/etc/sysconfig/rawdevices同上,然后重新启动rawdevices服务,raw –qa检查系统
至此,硬件准备工作完成
三、安装并配置基本的HA系统
在这里我们只将AS3.0自带的CLUSTER服务配置好,涉及到具体的http,ftp,mysql,oracle的HA服务会在下一部分介绍
安装确认系统内安装了AS3.0的HA软件包
我们在这里要用到的软件包主要有两个,clumanager和redhat-config-cluster
请用rpm –q 命令检查系统是否安装这两个软件包,如果没有安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安装
使用ISO或光盘,AS3.0共有八张光盘,我们平时常用的只有前四张,另外有四张扩展光盘,其中扩展光盘的第三张是集群软件,还包括了IPVS
等软件,从光盘上安装,如下图或者通过网络上下载到这两个软件包进行单独安装
rpm --Uvh clumanager-
rpm --Uvh redhat-config-cluster-
注:网络上比较多的是src软件包,下载下来以后得使用rpmbuild命令进行重新编译,然后在安装
开始基本的HA配置
在linux1系统上,启动xwindows,我这里是gnome,开始运行配置工具
选择左下角图标 => 系统设置 =>服务器设置 => Cluster(或者在命令行里运行#redhat-config-cluster)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