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采煤工作面安全集中监控系统
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和处理器本身的处理能力,以及网络数据的传输压力。这里没有采用实时视频传输的方案,转而采用既能满足对进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又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减小功耗的方案:通过采集画面的方式到达实时监控的目的。例如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多次采集采煤工作面现场的画面(例如5帧/s),然后将采集到得画面进行图像压缩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位于地面的控制中心,在显示器上显示出采煤工作面的画面,从而实现对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监控。
通过将采集处理以后的数据实时的传输到地面控制中心,存储到数据库。科研人员调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总结规律,从而找到更好的更安全的作业方案,进而更好的保护人员的安全和采煤区环境的稳定。
3.2.2板卡选用说明
由于ATMEL公司生产的以AVR(R)32 UC内核为基础的EVK1100平台,其MCU支持32位精简指令集(RISC),拥有512K字节闪存, 并拥有一个内置的10/100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器(MAC),有一个SRAM/SDRAM外部总线接口,而它主频最高可达66MHz频率,而且还提供有完整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对其直接进行程序的烧写。此外板上还配备了LED矩阵,显示模块和足够多的外联接口等丰富资源。正是由于它具有的这些特点,可以很好的满足本此设计的各个需求。通过在32位AVR MCU上移植优秀的小型uC/OS-II系统,使得整个系统的资源得到更好的使用。
并且通过板上丰富的外接接口,可以与自制的板卡进行连接,进而进一步扩展系统的功能,例如针对各种被检信号的传感器,现场画面采集器、通风电机、井下压力自动报警装置、控制摄像头转动等,都可以通过接口与系统结合在一起。而且该平台自带以太网接口,可以方便的接入网络,实现信息通过网络进行的远距离传输的需要,同时通过一定的保密机制,可以通过任何一台接入网络的电脑实时的访问井下的监控系统,便于远程监控的专家的指导。
3.2.3系统器件使用清单
针对整个设计作品资源的分配,可以参见表3.2中的器件使用清单。
表3.2 器件使用清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