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人工智能芯片 争抢智能时代入场券
余凯所在的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公司也非常具有前瞻性。据记者了解,早在去年7月,地平线机器人就提出“深度神经网络创业”(今年AlphaGo所采用的算法框架即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增强学习”,前瞻性可见一斑),并且地平线机器人已经拥有了非常豪华的投资者阵容:晨兴、红杉、高瓴、金沙江、DST、线性资本……地平线的成功融资带动了中国相关企业投入到这个跑道,并且获得资本支持。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932.htm更难得的是,地平线机器人的商业化非常成功。余凯告诉记者,虽然地平线没有大张旗鼓发布自己的芯片产品,但奇点汽车、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美的空调等的产品都用到了地平线的解决方案。
“从商业模式来讲,地平线更像一家面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公司(负责开发算法、芯片以及系统),而非一家芯片供应商。”余凯说。
此外,国内传统芯片企业也在布局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比如,中星微电子在今年6月20日率先推出“全球首颗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编码系统级芯片”,并取名“星光智能一号”。据报道,这款基于深度学习的芯片运用在人脸识别上最高能达到98%的准确率,超过人眼的识别率。该芯片于今年3月6日实现量产,目前出货量为十几万件。
智能时代
得芯片者得天下
陈天石告诉记者,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而深度学习成为当前最主流的的人工智能算法。这对于处理器芯片的运算能力和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给处理器芯片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各巨头也是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容量,因此最近纷纷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
“大家竞相追逐的其实是智能时代的入场券:尽早下手,以后就会有个好座次,否则就只能在后排或门外观望了。”陈天石说。
陈天石举例说,如果把多样化软件和应用所生存的数字世界比作我们的宇宙,那么芯片其实就是这个宇宙基本规律的定义者。谁掌握了芯片技术和背后的生态,谁就将在智能时代获得最大的话语权和统治力。“在车轮向智能时代转动的时候,不顺应时代的公司将会淘汰,即使是巨头也不例外。”
目前,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情况。余凯对记者说,他特别能感受到,(人工智能芯片)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大家做得东西越来越有交集。
“行业繁荣是好事。我在2013初成立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做深度学习;2014年成立百度自动驾驶团队,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做自动驾驶;2015年成立地平线,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做人工智能芯片。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觉得有更多参与者是好事,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但是大家要各自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敢为天下先,而不是拷贝。”
陈天石也主张,要注重建立以自主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生态,而不是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虽然寒武纪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为中国获得了一席智能芯片的前排座位,但这还不够。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包括上层应用、软件和芯片)应当联合起来,以自主芯片技术为基石建立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新生态,方能在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陈天石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适应国际通行的做法,尊重原创技术,尊重知识产权,同时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在生态链的每个环节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在国际上获得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