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品优势 百度AR或将后发制人?
在1945年7月出版的《大西洋月刊》上,VannevarBush描绘了他的一个构想,一部可连接在普通眼镜上的头戴式照相机,可记录评论、照片以及科学实验数据。他这样写道:「想象一下未来实验室里的研究者,他的双手是自由的,他(研究员)的照相机比核桃还要小,附在普通眼镜......这远非是普通的构想」,在许多层面上,Vannevar Bush的构想都是如今这些AR设备的先驱。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8/295055.htm几十年来,我们不断地发展AR技术来强化物理世界——每一次技术迭代都承诺要将物理世界变成一个虚拟世界的计算接口,但也只有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头戴设备才变得不那么硕大、笨重和昂贵,图像叠加技术也逐渐发展,不再局限在细细的线条内。
一、AR的意义和难点
大体来讲,AR主要可以带来三项革命性改变。
1)强交互特性。可以使得搜索结果、现实物体与用户深入交互,比如幼儿教育中,用AR展示三维动物并且与小孩互动,比如说MagicLeap展示过的。
2)虚实融合。实现之前不可能的场景:比如,远程协同办公,家具效果展示,将血管虚拟展示在病人身体上辅助医生手术。微软的HoloLens展示过在这方面的应用。

3)新的信息获取方式。AR是人和现实世界、信息交互的界面,改变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方式。
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尽管在各项相关技术越发成熟的今天,不管是科技公司,还是大众都意识到了AR的重要性,比起完全沉浸式的VR,AR有着广泛的多的应用场景,以及更高的技术门槛。这也是为何VR领域创业公司较多,而AR领域的大部分参与者几乎都是科技巨头。
出现这种现象的首个原因就是AR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科技巨头在这方面往往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不计成本的投入,尤其是趋势来临时。其中,与AR最为相关的一项技术就是在今天同样火热的人工智能,后者带来了图像、语音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提升,从而在成像和交互等方面带来了AR的进步,成为其技术基础。
除了已经推出AR设备和系统的微软与谷歌,其他科技巨头也会凭借其在技术和应用上的优势,在AR领域占尽先机。比如说中国的百度,如上文所说,人工智能是AR的基础,而AR需要通过人工智能来感知真实世界,让现实更加智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