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Mobileye为何终止与Tesla合作?
和Intel与BMW合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4766.htm2016年7月1日Mobileye、Intel与BMW三家企业宣布,希望可以一起建立起下一代自动驾驶的标准平台。这一幕让人感到熟悉,不禁让人想起微机时代的IBM, Intel, Microsoft的合作。据悉,Mobileye将会把算法集成到Intel最新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上,而不再与意法半导体合作生产自己的芯片。

我们可以清晰得看到Mobileye准备走的路:提供标准的传感器安装方式+地图数据云服务+软件体系平台构建。
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但是问题是:好伙伴Tesla怎么不见了?
Tesla的自动驾驶之路
可以说Tesla是所有车厂里走得最快的,通过Tesla车主的每一次测试,Autopilot积累的里程已经远远甩开了其他的公司,包括技术上最领先的Google。通过实际的道路实践(或者称为测试),Tesla可以通过其3G模块得到每一段Tesla车主行驶过的道路的情况,包括车道线的清晰度,车流多少,是否存在车道误检等情况,并不断得更新其数据库。Tesla的车主惊奇地发现,平时都需要接管的某个路口,在一段时间后,Tesla可以不再需要接管修正,而顺畅地通过该路口。这就是通过在线收集数据的众包模式优化自动驾驶体验。
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方式和Mobileye的REM系统有异曲同工之处。但Tesla由于隔着一个Mobileye的EyeQ3芯片这个黑盒,只能在体验上进行提升,而无法从根本上得到适合自动驾驶的地图。如果Tesla需要建立自己的地图,就需要加入Mobileye的REM项目,所得数据将由所有项目成员共享……作为积累里程以及数据最多的Tesla当然不愿意白白把数据共享给别的车厂,尤其是那些传统车厂。
既然问题在EyeQ3这个黑盒子上,Tesla于是开始自己研发图像算法以及图像处理芯片。
早在2015年5月,就有人在Tesla总部边拍到一辆挂满相机的Model S:

并且Tesla还邀请到了CV领域的大神David Nist′er加入,作为其自动驾驶副总裁。David Nist′er是CV中受众很广的五点法的发明者,并且因为其关于Vocabulary Tree的研究获得了今年CVPR的Longuet-Higgins Prize。
除了视觉算法的投入,Tesla还招来了曾经主导AMD Athlon芯片以及Apple A4/A5芯片开发的核心设计师Jim Keller作为自动驾驶硬件工程副总裁。可以看到Tesla在研发视觉识别芯片上的决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