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外媒眼里特斯拉不如比亚迪?
比亚迪不需要这种雄心勃勃的宣言,因为该公司已经在做特斯拉计划中的事情。想要成为电池蓄能领域的重要厂商吗?比亚迪已经是这一领域的领导者,市场份额是特斯拉的10倍。马斯克希望,通过收购太阳能公司SolarCity以及建设超级电池工厂Gigafactory,特斯拉能在电池蓄能领域大有作为。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4641.htm
有人不禁会问,一旦Gigafactory开工,特斯拉就能超越比亚迪稳坐电池蓄能市场的头把交椅吗?毕竟,到2020年Gigafactory每年将可以生产30亿千瓦时的锂离子电池,超过2013年全世界的电池产量总和。但是,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比亚迪计划在2019年底将电池产量提升至34亿千瓦时。

(备注:特斯拉对电池产量大幅增长的预测是基于2017年到2020年目标产能的直线增长。比亚迪的数据则基于每年增加6亿千瓦时的计划。)
特斯拉已经取得了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但该公司‘烧钱’和‘跳票’的习惯,预示着它未来将面临诸多挑战。马斯克所说的物理学第一原理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他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说:你要将事情归结为最基本的真理,说‘OK,我们确定哪些是真的了吗?’然后再进行推理。
投资者当前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是,特斯拉没有按时交付车辆,没有从其生产的车辆上赚到钱。比亚迪的财务业绩则特别靓丽。过去12个季度运营利润达到12亿美元,而特斯拉则越来越像道林·格雷阁楼中的那幅画像,在同期内亏损达到12亿美元。

通过提供类型更为多样的产品,马斯克很有可能会在实现交付量目标的同时实现盈利。但如果你将事情归结于它们最基本的真理,那么做到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是一个针对我们的第一原理:汽车厂商应该能赚钱,应该能按时交付车辆。
1、不要忘了,马斯克还计划开发另一种地面交通——超级高铁,以及要在2018年到达火星的宇宙飞船。
2、我们没有找到特斯拉2016年第一季度的生产目标,但该公司的确没有实现交付量目标,而实际生产出来的电动汽车数量也低于交付量预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