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特斯拉在中国三年是如何“接地气”
但是当年的销售情况却跟他预期的相差甚远。当时任职中国区总裁的是在传统豪车行业有着丰富经验的前宾利中国总经理郑顺景,中国的市场铺开的非常有限。随后在苹果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吴碧瑄接替了其在中国的工作。然而就在2014年8月份,特斯拉在某媒体刊登了一篇极其煽情的招聘文章,声称要在中国大量招聘那些“从未存在过的人”后,同年年底,特斯拉就传出中国裁员三分之一的消息,其后迅速被证实,当时的中国区总裁吴碧瑄也火速宣布“离职”。具体的原因,当时分析,最大的方面在于其在入职后由于售后和客户等待情绪安抚方面,特斯拉中国车主爆发了几次大规模不满。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4640.htm目前,特斯拉中国的总经理是之前负责超级充电桩项目的朱晓彤。相继经历了两任中国总经理对市场的摸索,特斯拉似乎找到侧重点。传统汽车行业的领导人跟特斯拉颠覆性的定位不同,而新兴技术行业的领导风格与中国市场上多方关系的处理又有某种程度上的违背,目前特斯拉在中国需要的似乎是更务实的领导人。
按照特斯拉在整个全球市场的情况看,在产品的卖点方面,特斯拉是从来不缺的,毕竟作为科技发烧友心中“现实存在的钢铁侠”,马斯克一开始带来的就是足够吸引人的未来性产品。但是前期的销售动力有了之后,后面的销售需要落地的产品售后。而这一点,一直负责超级充电站项目并做得不错的朱晓彤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除了一直解决中国市场在前期就显露的各种问题,马斯克另一边一直在致力于跟政府的合作。按照马斯克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在中国政府方面得到一些进军中国的政策倾向,但是在前几年与政府的接触中,财政方面的补贴已无可能,只得到上牌问题的解决。
2015年12月马斯克再一次访华,继续推进与政府的合作。而这几年的推进,起码已有了一定的成效,今年公布的新一批北京市新能源车型目录中,特斯拉车型已赫然在列。这意味着在北京、天津、深圳、广州、上海等一些有限牌政策的城市,特斯拉则享有免摇号、免牌照费以及不受限行的各种"特权"。
加强渠道建设:18个体验店 7个城市

美国市场石油价格相对并不高,况且由于续航里程等问题,大部分的中产阶级短期并不会将已买的燃油汽车置换为电动汽车,特斯拉虽然吸引了很多科技发烧友的追捧,但是长久看销量并不会有什么爆点。而中国,很多家庭才刚刚开始考虑购入的第一辆车,中国经济的发展背后是消费能力的普遍增长。无数的欧美新型企业都在中国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而被称为汽车界“苹果”的特斯拉当然信心满满。
由于在未步入中国之前,特斯拉前期的渲染积累,刚进入中国的特斯拉确实收获了大批量订单。但是后期却迎来了一大波的吐槽,朱晓彤在15年接受采访时,曾称这个阶段是“成长的烦恼”。由于特斯拉“直营”的模式,2013年底仅有的一家体验店完全满足不了订单和售后的需要。整个中国市场的需求只有一家店铺作为突破口,确实会存在大量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此,在朱晓彤接任后,其多次公开表示将大规模在中国建设体验店以及服务中心。
具体的铺开范围由北京上海深圳逐渐延续至其波及的周边地区。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已有18个体验店,而整个亚太地区的数量是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特斯拉也已在成都、西安设立体验店,可以窥见特斯拉对中国市场的野心绝不仅限于沿海地区,进军内陆,乃至遍布全国才是它要做的。
今年4月1日,特斯拉正式发布其全球的第三个车型MODEL3,售价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77万元),2017年年底交付。中国官网同步接受预定,定金为8000元人民币。据了解MODEL3开放预定的24小时内,订单就达到1.15万辆。
由于MODEL 3给特斯拉带来的销量暴增,其拟在华建厂的消息频繁传出,但是特斯拉方面透露在中国建厂仍处于以调研为主的前期阶段,并没有和任何企业签署备忘录。回想起2015年8月份朱晓彤曾表示的特斯拉三年后将实现本土化生产,目前已过去三分之一时间,两年后的答卷是否能完成,似乎还有很多路要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