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芝、GPS、联影、迈瑞高端影像医疗设备大比拼专利报告
从近20年趋势中可以看出,美国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后出现下滑趋势,之后一直保持在每年1500件左右的数量。而中国专利从2001年后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加速上升趋势。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7/293952.htm一方面是中国作为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大国,进入21世纪后,市场需求极大,国外的影像医学设备的巨头纷纷在产品出口的中国的同时,也不忘记通过在中国申请专利来遏制中国企业的仿制。另一方面,中国相关的医学影像设备的制造商也在国家的政策指引和市场的召唤下,投入大量的资金,一边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一边进行自主研发。
据统计,在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为61.05亿美元,同比增长 17.03%。在进口目标市场中,美国、德国、日本、瑞士和荷兰排在前五位,市场比重为71.47%。在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跃升至世界第二位。[3]
4. 主要申请人
.jpg)
从全球主要申请人来看,排在前五的公司所拥有的专利总量为4万多件,占全球专利总量的30%。东芝公司,GE公司,西门子公司,飞利浦公司,日立公司这几家影像医学设备的巨头,不仅在全球影像产品的市场份额上遥遥领先,在专利技术的储备和技术壁垒的构建上,也保持着同步,让其他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1)株式会社东芝
成立于1875的东芝集团,总部在日本东京,拥有“能源”、“存储”、“医疗健康”三大核心技术,并涉足电力和社会基础设施、社区解决方案、医疗健康、电子元器件、生活产品等五大事业领域。在医疗健康领域,东芝集团自1914年在日本制造出第一个X线管球进入医疗机器行业以来,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拥有CT、X光机、MRI(磁共振)、超声成像、CL(生化分析仪器)等医用影像系列产品,产品遍布日、美、中、欧等 135个国家及地区,成为世界主要医学影像产品厂商之一。
(2)GE公司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其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所跨领域甚广,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等。
GE 医疗集团隶属于GE(通用电气)公司,为全世界提供革新性医疗技术和服务。1896年,伴随着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发现X线,通用公司开始生产最早的商用X射线管产品。美国在1986 年底已有721台核磁共振成像装置,1988年拥有 1430 台,这些数字主要都是由GE公司所贡献。
通用电气公司(GE),飞利浦公司(Philips)和西门子公司(Siemens),由于长期占据全球医疗影像市场的前三位,被称为全球医疗影像领域的GPS
(3)西门子公司
位于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是全球医疗行业最大的技术型供应商之一,也是医学影像、实验室诊断和医疗IT领域的领先者。预测称2018年西门子将占据全球影像诊断市场的最大份额,销售额上升至129亿美元,占领全球28.7%的市场份额。通用电气将缩小与西门子之间的差距,预计年增长率 5%。
(4)飞利浦公司
飞利浦公司总部位于荷兰,1896年,飞利浦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X射线球管,正式进军医疗健康领域。1914年,飞利浦在欧洲创建首个研究实验室。1918年,飞利浦公司开始生产X射线管产品。1928年,穆勒和飞利浦公司合作研制生产商用X光机。
如今,医疗保健已成为飞利浦的核心业务之一。公司目前在诊断影像、图像引导治疗、病人监护、健康信息化以及消费者健康和家庭护理领域处于领导地位。2015年健康科技业务的销售额达168亿欧元。
(5)日立公司
株式会社日立成立于1910年。目前,日立医疗在中国提供5大影像健康支持,涵盖US 、MR、 CT、XR、NIRS。2011年日立集团收购株式会社阿洛卡,强强联合后的日立阿洛卡超声产品为医疗超声领域源源不断地提供成熟、先进的全球领先技术。
5.申请人的技术领域地图
.jpg)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的国际市场总额接近40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大大刺激了各国在此领域的投入,由于利润丰厚,使其成为国际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但由于技术壁垒高,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主要被美,日,德等少数国家的几个大型跨国公司垄断。
在X线成像设备上,包括X线机,数字X线摄影设备(DSA,CR,DR等)和X线计算机体层设备(X-CT),西门子,飞利浦,GE,东芝,日立把持着主要的市场份额,而把几家公司的专利数量相加起来,也是基本覆盖了该领域所有的核心专利。
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上,和市场份额的拥有量一样,相关专利也主要被东芝,西门子,飞利浦三家所拥有。目前,磁共振成像设备全球年销售额达到30-40亿美元。
在超声成像设备上,专利的分布相对均匀,除了五大巨头,还有众多的其他公司也参与其中。这也反应在市场份额上。目前,主要的超声成像设备公司除了五大巨头,还有阿克松,ATL,阿洛卡等公司,全球年销售额达到40-50亿美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