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三国之外 宽带运营的炮火已响!
走向精细化服务的骨干网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0763.htm随着中国电信CN2的成功部署和DCI互联的兴起,精细化服务的骨干网的重要性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
客货分离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里程碑,骨干网分离则会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里程碑之一。用途专一、带宽充足、到达能力强的骨干网会是未来5年内的紧俏资源。
除去三大运营商所控制的的骨干网,广电、中信、揽信和游驰等所能提供的全国光传输也是这类网络服务有力的竞争者。
有越来越多人看到了这一资源需求,正在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在全国铺设光传输,预计都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陆续投入使用。
在资源逐渐丰富情况下,如何将资源更进一步整合为卓越的服务能力会是摆在大家面前的最重要课题。SDN技术和DPI技术结合的SDN应用路由可以支持骨干网自动化精细调度,有希望在这个细分领域率先落地,成为SDN在中国的实践之一。
NFV在二三线运营商的提前落地
三大运营商已经纷纷开展vBRAS的评测工作,看起来热热闹闹,不过还一直没有商用局落地,一切都还是Toy级的实验室水平。
NFV的技术方向大家都在讲,但是一级运营商一直缺乏对其规模实践的动力。NFV所体现的灵活性某种程度上是一级运营商所不需要的,比如一级运营商很少在一个地域的接入用户数从几十户起步。
而一级运营商所强调的规模效益、交付密度、可管理性和电信级可靠性,则是一般NFV产品短时间内所不具备的,这些心魔是NFV在一级运营商推进的最大障碍。
同时,传统设备商在BRAS等产品上攫取着巨大的采购和服务利润,他们并不愿意看到一个颠覆产品来替代过去的商业模式,他们的心态是NFV推进的隐忧,毕竟革自己的命很难。
反观二三级运营商,成本压力大和用户分散是其运营常态,饥渴的寻找低成本替代方案是其技术部门每天所追求的最主要目标。
一如历史上的几次工业革命,先进技术的推动者从来都不是过往处于霸主地位的群体,而是渴望超越的新兴力量。比如vBRAS产品,二三级运营商利用商业或开源产品部署的PPPoE拨号用户数,估计已经超过千万,其稳定性和灵活性已经得到充分证实。
很多人觉得一级运营商在技术上和资源上相比二三级运营商具有压倒性优势,可是在NFV领域却体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现象,二三级运营商的积极探索显然超越了一级运营商。技术的反转必将带来市场反应,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内容分散与下沉
前述的GoogleFiber也有超过12的复用比,因此骨干网复用这件事是共性问题,只有手段和比例上的差距。
以IP地址为中心建设网络的思路往往会否认内容下沉的重要性,但是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内容为中心互联网的成功实施已经充分证明了内容分散与下沉的重要性。网络重载内容的下沉,手段和度是最难把握的两个问题。
CDN的思路是背靠CP,以CP视角分散热点内容到ISP的网络;Cache的思路则是背靠ISP,以用户视角抓取CP热点内容到ISP网络。
无论CDN还是Cache,衡量一个内容集群的核心指标包括:回源带宽需求、输出带宽密度、用户访问质量和部署难度。抛开这些核心指标,谈论版权之类无聊问题,都是欺骗大众。
一个低回源需求,高输出密度,部署容易,用户访问质量好的内容集群,符合CP、CDN、ISP所有人的利益,实际中如何追求指标中的均衡则需要很多经验。以往部署经验来看,用户规模超过100万用户的城域网,CDN的效率较高,反之则是Cache效率较高。这只是经验数据,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留给我们的时间
中国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任何事彻底走向规范时候也是排他秩序建立之时,在秩序建立之前确立好自己的江湖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开拓驻地网、经营骨干网、包装特色宽带产品、打包IPTV,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个角度,中国移动、鹏博士、方正宽带、世纪互联们和众多的中小运营商没有什么不同。工信部的文件是打破已有平衡的一块石头,在走向新的稳定秩序之前,系统要经历一个震荡期,这个震荡期就是留给大家的时间。你不珍惜时光,时光也不曾回望你一眼。
炮响了,你准备好走向胜利了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