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三国之外 宽带运营的炮火已响!
距离工信部2015年3月1日开放宽带市场,已有一年有余。从最初的风起云涌,摩拳擦掌,到最近的平淡无奇,似乎一切又重新回归了平静。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5/290763.htm看起来热热闹闹发放了百余张牌照,实际来来往往不过还是那几张老面孔。由于门槛过高,国家真正希望大量纳入的民资并没有成功洗白,大多仍在通过牌照租赁授权等灰色方式野蛮生长。拿到牌照的不作为,想作为的没牌照,帮人拿牌照都被做成了生意。
由于中国移动的快速切入,三大运营商之间固网宽带格局也悄然发生了巨变,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因为感受到危机,也大招频出。整个中国的宽带运营市场就像鸭子游水,表面风轻云淡,水下暗流涌动,是时候来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个可以载入中国宽带发展史的一年。
武昌城头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民主共和,中学生们都在这么念叨着。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武昌城头的炮并不是第一声,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一声,只是它被赋予了所谓的意义。
工信部公布的《宽带接入网业务开放试点方案》就如同武昌城头的这一声炮,是屡次努力中的一次,机缘巧合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
所有层次宽带运营商的努力,都在用行动印证国家放开宽带运营市场的正确性,而方案本身放出的运营牌照,却如同武昌城头散去的硝烟,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不论是宽带头牌的三大运营商,还是刚刚拿到基础运营牌照的广电国网,以及更多的二三级运营商们,炮响了,你准备好走向胜利了吗?
内容中心互联网的胜利
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互联网进入中国也被人为造就了一张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
拜数次莫名其妙的电信拆分所赐,中国的互联网是一张几乎以中国电信的163网为绝对中心的树状网,与国际互联网的局域中心的网状全连接结构完全不同。
互联互通也罢,DCI互联也好,到现在都还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撼动这张网络的基础架构。基于这样的一个技术现实,在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圈,有两个明显的技术流派:
1)以IP地址为中心建设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这一流派的坚定支持者和坚决维护者,因为他们都在中国互联网的树形图上占据了相对核心的位置,短时间内不可撼动。
2)以内容为中心建设网络。中国移动是这一流派苦涩的领导者,由于网络结构受限,IP对等互联无法实现,被逼走向一级运营商牌照二级运营商网络结构的建设路线。
TCP/IP是互联网的运输队,内容则是互联网的生命。在并不遥远的5年之前,P2P分享占据着互联网近70%的内容数据流量。在这种体系结构下,互联结构上越靠近核心,用户越多,则拥有越大的资源优势,单纯的内容建设牵引还无从谈起。
近5年中,无很好商业模式支撑的P2P分享式微,Web视频和音乐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一个不加干预的骨干城域网HTTP流量会超过60%。
以CDN引入和Cache部署为中心的主被动内容建设成为了IP互联弱势运营商的救命稻草,包括中国移动、鹏博士、方正宽带、艾普和广电等运营商的网络都通过这一建设思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用户量也急剧膨胀,争夺用户的速度显然超越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同时,以蓝讯、网宿、快网、帝联和高升等为代表的CDN服务商,也因IP互联不佳和旺盛的Web内容分发需求赚得盆满钵满。
从来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最适用的技术。后进宽带运营商并不都是中国移动般的资金雄厚者,是互联网内容的改变驱动了这个神奇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内容中心互联网战胜了IP地址为中心的互联网。如同生物进化一般,你看或不看,他就在那里!
可期待的三分天下
截至到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有近3亿宽带用户,其中中国电信1.2亿、中国联通7000万、中国移动6000万,其余二三线运营商瓜分剩下的5000万用户。
去年此时,不管是重视程度还是宣布的用户占有量以及IP互联网络结构上,中国移动还不能进入第一阵营,而现在显然已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一。
通过消化吸收铁通用户与运维经验、坚定的内容为中心建设思想和持续的高投入,中国移动的固网已经牢牢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
2016年,中国移动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固网发展计划,以移动集团强悍的执行力,年底宽带用户数赶超中国联通应该是必然结果。
于中国移动而言,宽带用户的增长也绝非坦途。内容互联网建设经常使用的是一个别样的二八定律,用20%的优势网络应用满足80%用户需求,最常见的是视频和软件下载,剩余的用户需求则会被弱化甚至放弃,比如交互式大型网络游戏。
晋身三甲的中国移动,不再能随意放弃或忽略任何用户核心需求,而这类问题在铁通独立运营阶段都已经面对并解决过了。在网络进一步优化的征途上,能否进一步用好铁通的核心人员和技术积累是考验中国移动胸襟的一道坎。装维业务实在承载不了铁通兄弟们的雄心,骨干网才是他们的情怀所在。
能否解决好游戏等实时交互业务质量,能否坚持进一步把内容下沉到最贴近用户第一跳的位置,是中国移动未来两年能否走出宽带价格战泥潭,打造高品质宽带所要解决的两个核心技术问题。
面对蓬勃爆发的宽带市场和中国移动的挑战,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没闲着。
光网提速、IPTV发力、固移捆绑和定向加速国际精品网等市场政策也是汹涌而至,技术上除了新建CN2和DCI互联等浩大工程之外,SDN和NFV等新技术也在不断实践之中。
不过细心人会发现,在热闹背后IP地址为中心的思想还是没有被撼动,对内容特别是移动内容的重视和中国移动仍不在一个层次。
BGP垄断这个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发展障碍,还是经常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拿来挥舞一下。似乎大家有了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惶恐,担心未来管道都没得做。剪线,剪线,剪广州城中村的线,剪互联互通NAP点的线,力争剪掉中国移动所有第三方出口的线。粗暴,霸气,有效!
可是有没有冷静的想一想,剪掉的是别人的带宽,剪掉的也是自己的未来?这样下去,三年之后,如果中国移动坐拥中国最大的宽带和移动用户群,又有中国最好的互联网内容资源,他也会剪你的线哦。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拥有中国最顶尖的网络资源和人才优势,顺应历史潮流,善用这些优势,强化与CP、CDN和其他二三级运营商的良好互动,才能在三足鼎立中立于不败。但如何即发挥IP互联的优势,又实现内容为王,这个度和路径需要集团的大神们去讨论。
三国之外的世界
谁是中国第四大运营商?似乎答案有很多个,广电国网、鹏博士、腾讯、赛尔等等。
似乎大家都对这个名头有兴趣,又都坐不踏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大运营商之外的世界,是多么多姿多彩。
广电国网的目标明确而远大,只是整合的过程仍然漫长。先进省份,比如浙江、重庆、北京、山东、广东、陕西、湖北、湖南、新疆等,已经自成体系,足以和当地三大运营商一较高下,可几乎没有开展宽带业务的省份也大有人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