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夏普案节外生枝?日本科技业宛如一潭死水
编者按:也许最终鸿海收购夏普的结果不会改变,但之中出现的各种盘根错节不免让人对日本的企业状况产生诸多疑问。
之前有消息称,鸿海与夏普可能会在上周的3月9日签署最后的收购协议。然而一周过去了,双方依然没有任何动静。拖迟签约的主因还是之前夏普曝出的“或有负债”,鸿海方面表示不会放弃收购夏普的决心,那么迟迟没有签约的理由在哪呢?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201603/288517.htm据日经报道,夏普社长高桥兴三日前前往台北与郭台铭会谈。谈论的焦点在于说服夏普的两家主要往来银行,瑞穗银行与三菱东京UFJ银行为夏普追加金融援助一事。
小编并不懂金融,但简单来说目前形势是这样的:在原先鸿海提供的7000亿日元援助中,有1000亿日元用于收购两家银行持有的夏普优先股,但如今鸿海打算减少这部分的出资,改为要求两家银行为夏普3月底即将到期的5100亿日元提供再融资,以帮助化解困境。
瑞穗银行与三菱东京UFJ银行有可能同意这一要求,并且考虑到在鸿海接手后夏普的经营出现改善,更有可能调低贷款利率。鸿海、夏普与两家银行正为达成协议而付出努力,所以原定3月上旬签署最终协议的时间被大幅推迟。目前确定的时间尚不可知。
为什么“或有负债”没有事先公布?在夏普确定接受鸿海收购方案后,才向鸿海公布“或有负债”的存在究竟有何居心?这一系列问题可能在收购尘埃落定后得到追究,也可能不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