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限DC/DC零电流开关准谐振罗氏变换器
5模式D
模式D是一零电流开关(ZCS)buck-boost变换器,其等效电路、电流和电压波形如图5所示。开关导通和关断周期可分为4个时间段0~t1,t1~t2,t2~t3和t3~t4,导通时间为kT=t2,输出电流仅在时间段(t4-t3)内流经电源V1。整个周期为T=t4。谐振电路为Lr2-Cr。谐振角频率为:(45)
特征阻抗为:(46)
谐振电流(交流分量)为:
图5模式D运行
(a)等效电路(b)波形
(47)
考虑到直流分量,电流峰值为:(48)
5.1时间间隔0~t1
当t=0时开关S2导通,电容Cr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V1。电感电流iLr2以斜率(V1+V2)/Lr2线性增加,但始终比负载恒定电流IL小。因此谐振电容Cr上无电流流过。当t=t1时,电感电流iLr2等于负载恒定电流IL,则t1为:(49)
相应的位移角为:(50)
5.2时间间隔t1~t2
在此时间段内,电流流过谐振电容Cr,电路Lr2-Cr谐振,电流波形为一正弦函数曲线。当过峰值点后,电流下降至IL,如果变换器工作在准谐振状态,则在t=t2时电流下降到零,开关S2关断。这一时间长度为:(51)
同时,电容Cr上的电压也是一正弦函数。当t=t2时,电容上的电压vc相应的电压值Vco为:
Vco=(V1-V2)-V2sin(π/2+α2)
=V1-V2(1+cosα2)(52)
5.3时间间隔t2Gt3
由于开关S2关断,电容Cr上所充的电量将会通过负载电流IL释放。因为负载电流IL是一常数,所以电压vc在时间间隔t2~t3内由Vco线性增大至V1,则这段时间长度为:(53)
5.4时间间隔t3Gt4
由于续流二极管D1的存在,电容电压vc不能比源电压V1高。当t=t3时,主电感上的电流不再流经Cr,而是流经D1。从这时起,输出电流I1流过主电感L,续流二极管D1,源电压V1和负载电压V2。这一阶段的时间长度(t4-t3)取决于设计要求。若忽略功率损耗,我们得出输出电流平均值I1为:(54)
或(55)
因此,(56)
导通占空比为:k=t2/t4(57)
整个重复周期为:T=t4(58)
则相应频率为:f=1/T(59)
6实测结果
以1个±28V的直流电池做为负载、1个42V的直流电池做为电源来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V1=42V,V2=±28V,L=30μH,Lr1=Lr2=1μH,Cr=4μF且体积为40(in)3。实测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其平均功率传输效率为96.3%,且总的平均功率密度(PD)为17.1W/(in)3。经典变换器的功率密度通常小于5W/(in)3,因而本文所介绍的这种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要高得多。由于开关频率较低(f41kHz) 且 工 作 在 简 谐 状 态 , 所 以 高 次 谐 波 分 量 很 小 。 通 过 快 速 傅 立 叶 变 换 ( FFT) 分 析 , 得 出 其 总 体 谐 波 失 真 ( THD) 非 常 小 , 所 以 电 磁 干 扰 ( EMI) 很 弱 , 可 以 满 足 电 磁 灵 敏 度 ( EMS) 和 电 磁 兼 容 性 ( EMC) 的 要 求 。
7结语
1种新型的四象限DC/DC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已开发出来。由于它应用了软开关技术,因而极大地减少了开关功率损耗,实现了高效率的功率传输。因为其开关频率较低磁干扰(EMI)很弱,可以满足电磁灵敏度(EMS)和电磁兼容性(EMC)的要求。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变换器的上述优点和文中的分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