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压跟随PFCCukAC/DC变换器
Pout=VO2/RL=D2VP2/4RL(1-D)2(15)
假设变换器的效率为η,根据功率平衡原理可得:
ηPin=Pout(16)
即=(17)
由上面的分析可得,输入电感L1工作的临界值为:L1=(18)
下面推导电感L2工作的临界值,由于输出功率
Pout=〈iL2〉VO(19)
电感L2工作在CCM与DCM的临界条件时,在一个开关周期TS内,流过电感L2的平均值〈iL2〉为:
〈iL2〉=iL2P/2=(VC-VO)DTS/2L2(20)
图6电路的仿真波形
(a)输入电流iL的波形(b)电流iL1的波形
(c)电流iL2的波形
由式(19)、式(20)可得:
Pout=(VC-VO)DTSVO/2L2
=VP2D2TS/8L2(1-D)(21)由式(15)、式(21)可得电感L2工作的临界值为:L2=(22)
只要电感L1的值小于其临界值,而电感L2的值大于其临界值,则可以保证输入电感L1工作于DCM,从而实现了VFPFC的功能,而输出电感L2工作于CCM,从而减小了器件的应力和输出电流纹波。
5仿真结果
设计要求如下:输入电压vin(t)=110sinωt,电源频率f=50Hz,输出电压VO=127V,输出功率PO=200W(RL=80Ω),开关频率fs=100kHz。仿真所选的参数为:输入电压vin(t)=110sinωt,其频率f=50Hz,输入电感L1=100μH,输出电感L2=1000μH,开关频率fs=100kHz,开关的占空比D=0.45。仿真的波形如图6所示。图6(a)为输入电流iL(t)的波形,由图可见,输入电流的包络线近似为正弦波,仿真得到的输入电流功率因数为0.995。图6(b)为电感L1上的电流iL1的波形,电感L1工作在DCM。电感L2工作于CCM,流过L2的电流波形如图6(c)所示。
6结语
在传统的CukDC/DC变换器中引入一个二极管,改变了其输入与输出电感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对输入电感工作于DCM的Cuk变换器的功率因数校正能力的分析,用一开关电容网代替原单个储能电容,从而提高了其功率因数校正能力。通过对所提的VFPFCCukAC/DC变换器的分析,找出了输入与输出电感工作的临界值。在所提出的变换器中,输入电感L1工作于DCM,以实现功率因数校正,输出电感L2工作于CCM,从而减小了器件应力和输出电流、电压纹波。MATLAB仿真与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