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位感应控制的配时方案设计
4 变相序的多相位感应控制算法
为了有效减小车辆平均延误,本文针对前文所述的单交叉口四相位全感应控制提出可变相序的感应控制算法,根据各相位的排队长度和平均等待时间确定一个优先值Wi,Wi=QiTi;其中,Qi为第i相位等待车辆的排队长度,T为第i相位的等待时间;显然,优先值越大的相位优先通行,通过判断优先值的方法灵活动态地变换相位,该配时方案的相序不固定,相位转换的状态图如图3所示,根据交通需求实时变换相位。

具体算法如下:
Step 1初始化,给每一相位任意车辆排队长度,把通行权交给排队长度最长的相位;
Step 2给获得通行权的相位一个初始绿灯时间;
Step 3给本相位一个单位绿灯延长时间。
Step 4检测本相位是否有车到达,无车,到Step5,有车,判断本相位绿灯时间是否到达最大绿灯时间,是,到Step5,否,到Step3。
Step 5计算各红灯相位的优先值,把通行权交给优先值最高的那个相位,到Step2;
5 仿真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仿真平台上对经典感应控制算法和本文提出的动态相序的感应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实验,仿真软件采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USTCMTS1.0系统,因为感应控制只适用于饱和度不高的交通流条件,故取饱和度低于0.6的情况进行实验,仿真所选取的交叉路口的宽度为: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道路宽度均为10.5m,仿真运行6000s,以车辆的平均延误作为标准,得到两种算法的平均延误,图4是根据仿真结果使用MATLAB所绘制的图形。

由仿真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所提出的动态相序的感应控制的平均延误要明显低于经典感应控制的平均延误。
6 结论
本文以单交叉口的感应控制为研究背景,针对经典感应控制算法相序固定、配时参数固定的缺点,提出一种变相序的、动态初始绿灯时间的多相位感应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感应控制算法较经典的感应控制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车辆的平均延误,能够适应动态的交通流状况。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2565.ht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