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基于TMS32OLF24O7A的教育机器人硬件系统设计

基于TMS32OLF24O7A的教育机器人硬件系统设计

作者: 时间:2010-12-15 来源:网络 收藏

2.3 红外避障模块设计
在小车行进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无法正常通过时,采用红外线检测器检测障碍物,并设计算法控制小车绕开障碍物继续寻迹前进。在小车前端两侧分别安装1个红外发射二极管(如东芝TLN110)进行红外信号的发射,红外线光源发出的信号调制到38kHz,使用2407A的PWM输出产生精确的信号。红外接收器由安装在车头中央的专用红外接收模块(如CRVPl738)对红外信号进行接收。小车前进路线中障碍物的判断原则:a.左边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信号,检测中央接收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信号;b.右边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射信号,检测中央接收端,判断是否接收到信号;c.若左边发射时,有信号接收则小车左边有障碍物;若右边发射时,有信号接收则小车右边有障碍物;若左边和右边发射时,都有信号接收则小车正前方有障碍物。
在小车前进过程中有三种避障算法:沿左边行走,沿右边行走,左右相结合行走。本设计要实现在多种环境下都能避障,所以选择左右结合行走的算法。在小车左、右侧两侧等比例安装若干红外测距(GP2D12),用于防止小车在避障过程中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由于GP2-D12输出为0.4~2.4V的模拟信号,对应80~10cm距离,输出与距离成反比关系,且为非线性,可直接利用2407A集成的A/D转换功能,进行A/D转换得到相应参数,根据参数由 进行相应处理,进行避障前进。在避障过程中,采用接近式控制策略,维持障碍物和之间的距离为一固定常数,当两者距离偏小时,机器人向远离障碍物的方向旋转;当两者距离偏大时,向靠近障碍物的方向旋转。小车沿障碍物行进过程中,在车头底部光电检测到黑线时,小车开始调整行进姿势,远离障碍物,继续寻迹。另外在小车无法成功绕过障碍物继续寻迹时,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小车绕过障碍物使其继续寻迹。
2.4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在机器人无法成功避障的情况下,可通过与上位机(PC机)之间的通信协作来完成避障任务。与PC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多数采用串行通信。在本设计中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可以克服有线通信造成的操作不便。PTR2000是基于nRF401器件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具有低频发射、灵敏度高的特点,使其在嵌入式短程无线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要实现DSP与PC机之间的无线通信,需在DSP与小车车体分别安装一个 PTR2000器件,其系统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通过2407A的RXD和TXD引脚与PTR2000的DO和DI引脚直接相连,2407A的控制引脚与PTR2000模式控制引脚相连完成PTR2000于DSP之间的连接,通过采用MAX232器件在PTR2000和计算机串口进行RS-232和 TTL电平之间的转换后,完成PTR2000和PC机串口的连接。在DSP和PC机端软件配合设置PTR2000的状态(发射或接收),选择固定的通信频道,并让PTR2000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再通过设计软件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功能。

c.JPG
2.5 电源模块设计
电源模块可由16V交流电压充电器通过电源充电电路为6节车载镍镉电池(约7.2V)充电,为各模块提供工作电压。电源电路模块如图5所示。由于各模块所需工作电压不同,可先通过使用78(L)05稳压器得到5V直流电压,2407A所需3.3V电源由带集成延时复位功能的低压差稳压器TPS733Q实现,同时具有复位功能。如图5所示。



关键词: DSP 传感器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