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S32OLF24O7A的教育机器人硬件系统设计
2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2.1 TMS320LF2407A最小系统设计
TMS320LF2407A是2000系列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它在片上不仅具有一个适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高效处理器,而且还集成了存储器和适应控制领域应用的丰富片上外设,从而构成了一个基本的片上计算机系统。除了具有改进的哈佛结构、多总线结构和流水线结构等优点外,它还采用高性能静态 CMOS技术,电压降为3.3V,减少了功耗,指令执行速度提高到40MIPS,几乎所有指令都可以在2 5ns的单周期内完成。TMS320LF2407A的基本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CPU)、存储器、片内外设与专用硬件电路三个组成部分。本系统硬件平台充分利用TMS320LF2407A控制器的特点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基本电路和扩展控制电路部分。基本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A/D 输入通道和JTAG仿真电路等。扩展电路包括存储器及译码电路、串行通信SCI与RS-232接口电路、CAN接口电路、SPI功能模块等。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2.2 寻迹模块设计
此部分采用光电传感器对路面信息进行识别。采用RPR220型光电对管,RPR220是一种一体化反射型光电探测器,其发射器是一个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接收管是一个高灵敏度的硅平面光电三极管,用3个该红外对管构成“一”字形排列在小车车头的底部,路径轨迹由黑线指示,根据落在黑线区域的光电三极管接收到的反射光线强度与白色区域的不同,由检测到的黑线光电管的位置来判断小车的位置方向看其是否偏离黑线,当红外对管的发射二极管发出红外线,经反射物 (白线)反射到接收管,是接收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阻变小,输入端电位变低,经比较器比较后输出低电平,当红外线照射到黑线上时,反射到接收管上的光亮减小,接收管的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阻增大使得输出高电平,将输出端信号送至2407A进行分析处理,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原理如图3所示。3个传感器中如果位于中间的传感器(中传感器)检测到黑线,从传感器将发出“有线”信号,后轮两电机继续接通运转,结果驱动车体前进。如果除中传感器之外,左、右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未检测到黑线,则该传感器输出“无线”信号,这时脱离引导线的传感器对侧的驱动电机停止运行,同侧电机继续运行,以此达到校正行进方向的目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2563.ht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