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的网络节点之硬件设计
图8中虚线左侧是由LM331 芯片构成的频率/ 电压(F/V) 转换电路。图2-2-5中输出的反映湿度信息的变频脉冲信号fo经C2R 网络接入LM331的比较器阈值端6脚,脉冲的下降沿引起输入比较器触发定时电路,1 脚流出的平均电流为:iAv E = i (1. 1 R8 C4 ) ×f O (1)此电流经RC 网络滤波即可获得与f o 脉冲信号频率成正比的直流电压[ 6 ] :V out = f o ×2. 09V ×( R9 / Rs ) ×( R8 C4 ) (2)该部分F/ V 转换器是输出信号的电压正比于输入信号的频率的线性变化电路,F/ V 转换电路输出呈0~5 V 之间的线性模拟电压变化量,对应于相对湿度0~100 %RH 的变化。
图8
我们也可以采用另一种集成的湿度传感器设计方案,它采用DHT11数字湿度传感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极高等优点。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单线制串行接口,使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快捷。超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米以上,使其成为各类应用甚至最为苛刻的应用场合的最佳选则。由于其外围电路比较简单,在这里就不在赘述。
2.3 处理器及通信模块设计
2.3.1 节点处理器
在无线传感器节点各单元中,核心单元为处理器单元以及射频单元。处理器单元决定了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路由算法的运行速度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形式的复杂程度。而且不同处理器工作频率不同,在不同状态下消耗功率也不相同,因此不同处理器的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节点的整体能耗和节点的工作寿命。射频单元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无线通信使用的频段、节点间数据通信的收发速率以及节点的通信距离等。
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目前节点平台中的处理器有以下几种选择:(1) ATMega128L芯片是ATMEL公司生产的AVR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处理器为增强RISC 内载闪存(Flash)的芯片。(2)MSP430系列单片机是德州仪器(TI)公司的一种混合信号控制器,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具有超低功耗特性。(3)若需要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复杂的路由协议等,就要采用功能更强大的处理器来满足数据计算量的要求。具有代表性的是英特尔(Intel)公司生产的imote2节点采用的PXA270处理器。该处理器最高主频达624MHz,具有极强的计算能力,足以应付包括视频在内的各种复杂数据处理需求。(4)此外为了降低节点的成本,一些平台采用了通用的8051处理器,如AT89C52。这类处理器具有货源充足、价格便宜、使用简单等特点,为价格敏感的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
2.3.2 节点射频通信单元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广泛应用的底层通信方式包括使用ISM波段 的普通射频通信以及具有802.15.4协议和蓝牙通信协议的射频通信。使用普通ISM频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主要采用的射频芯片包括Chipcon公司生产的CC1000,Nordic公司生产的nrf903,Semtech公司生产的XE1205。还有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使用了带有802.15.4/ZigBee协议的通信芯片,主要包括Chipcon公司的CC2420芯片,RFWave公司的RFW102芯片组。
为了满足节点体积微型化的需要,人们相继推出了多款整合了处理器和射频单元的芯片,下面是几种ZigBee解决方案的对比:
当然最具代表性的是Chipcon AS公司推出的CC2430、CC2431芯片,它们提供了简单方便的ZigBee/IEEE 802.15.4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为节点平台的微型化提供了可能。
CC2430芯片在以往CC2420射频芯片的基础上整合了微处理器,存储单元以及ZigBee 射频(RF)前端。这样在使用极少外围器件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节点方案。处理器采用了8位的8051处理器,具有128 KB可编程闪存和8 KB的RAM,还具有多种内部资源,如模拟数字转换器、定时器、看门狗等,使系统的设计开发更为方便。CC2430芯片采用0.18 μm CMOS工艺生产,工作时的电流为27 mA。在接收和发射模式下,电流分别低于27 mA或25 mA。CC2430的休眠模式和转换到主动模式的时间极短的特性,特别适合那些要求电池寿命非常长的应用。
CC2431是在CC2430以及摩托罗拉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无线电定位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集成在单一硅芯片上的系统解决方案,不仅具有CC2430的相关特点还具有硬件定位的功能。
图10为CC2431的功能模块图。
图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