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分簇路由的数据融合研究
改进后的协议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60520.htm
通过比较可以明显地得出,新协议比原LEACH协议具有很长的网络生存时间。为了更量化地比较两个协议的网络性能,下面继续对网络运行中第一个节点的死亡时间(First Node Dead,FND)以及一半节点的死亡时间(Half Nocles Dead,HND)进行比较,因为在分簇路由中,必须要一个以上的节点才能进行路由计算,所以在此不考虑全部节点的死亡时间。由于仿真实验的随机性,每个协议的FND与HND值是对两个协议进行多次运算后取的平均值。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对于FND,新协议比原LEACH协议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约85%,而对于HND,新协议则比原LEACH协议延长了约100%。综上所述,由于新算法的诸多改进,网络的整体性能比LEACH更为优秀。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LEACH在簇头选择机制以及数据融合方面不足之处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EACH分簇路由协议的数据融合算法,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簇头选择算法上加入了能量控制机制,让剩余能量高的节点有更高几率当选为簇头;将簇头节点到基站的单跳路由改为加入了数据融合策略的反向组播树,节省了与基站过远的簇头消耗的能量,数据在不断往基站的传输中也有更多的机会融合;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的具体数据融合策略,让信息的传输更有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这些改进有效平衡了节点能量消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