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详解背照式CMOS传感器结构和原理

详解背照式CMOS传感器结构和原理

作者: 时间:2012-06-01 来源:网络 收藏

CCD的不同

正是由于两种处理过程的不同,所以在早期,影像传感器在灵敏度、分辨率、噪声控制等方面都比CCD要差,但优势在于具有低成本、低功耗、以及高整合度的特点,特别适合在像素数提升上有较多的文章可以做。因此,最近几年芯片级的厂家都放了非常多的精力在传感器上,以致现在CMOS传感器在市场终端产品上占据了非常高的份额,特别是数码相机方面。

背照式CMOS传感器基本

时间推进到了08年6月,索尼公司发布了背照式CMOS,并冠以Exmor R名称,并且首先用在数款DV产品上。背照式CMOS影像从此开始快速发展,至今已有多个芯片厂商发布了该类型的产品,越来越多数码影像设备采用了此技术,接下来小编就详细讲讲此项技术的特点。

背照式CMOS传感器最大的优化之处就是将元件内部的改变了,即将感光层的元件调转方向,让光能从背面直射进去,避免了传统CMOS传感器中,光线会受到微透镜和hqew.com/tech/cgq/200010150006/16911.html target=_blank>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电路和晶体管的影响,从而显著提高光的效能,大大改善低光照条件下的拍摄效果。

背照式CMOS传感器物理

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如上图所示(源自索尼资料,其他芯片厂家的产品可能在细节上有不同,但大体意思是相同的),橙色的为光线路,黄色线为受光面。左边的传统式,明显看到光线通过微透镜后还需要经过电路层才能到达受光面,中途光线必然会遭到部分损失(包括被阻挡或被减弱)。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元件则不同,在改变了结构后,光线通过微透镜后就可以直接到达感光层的背面,完成光电反应,从进光量上改善了感光过程。

然后我们更细一点分析,由于中间没有阻隔,背照式CMOS传感器的感光面离微透镜更近了,也就是说光线的入射角度和覆盖的面都能得到优化,感光元件就有可能输出更为优秀的信号。

综合以上的因素,背照式CMOS传感器比传统CMOS传感器在灵敏度会上有质的飞跃,结果就是在低光照度下的对焦能力和画质有极大的提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