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提速 机顶盒迎来第二春
——
机顶盒市场前景看好
据慧聪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随着数字电视相关标准的出台,以及运营模式等多种因素的推动,用户规模能达到1685万。2006年一年之内,将增加1272万数字电视用户。也就是说,1200多万用户将通过机顶盒或数字一体机,在2007年前看上数字电视。
另外,利好的政策环境成为机顶盒发展的必然促进因素。从国家层面来讲,模拟电视转向数字电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有线数字电视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文化发展纲要的项目。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也把数字电视列为要大力推进的对象。
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发展数字电视“三步走”的步骤,先有线、后直播卫星、再地面无线的战略,即2003年全面推进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开展数字卫星直播业务,开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试验;2008年全面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广播。
在付费电视方面,国家广电总局目前总共批准131套数字付费节目,付费电视113套,付费广播18套,已开播付费电视95套,付费广播13套。据格兰研究调查显示,2005年年底付费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39万户,比2004年增长275%,付费数字电视收入达到3.16亿元,比2004年增长85%。
一体机同样不是威胁
而对于机顶盒面临的产品竞争对手网络电视和一体机。格兰研究分析表示,中国现有有线电视大众约1.2亿户,模拟电视机4.7亿台,开通数字电视后,这些电视机不可能一下子被淘汰,每台模拟电视机必须配备机顶盒才能收看数字电视节目。
可见,在短期内,机顶盒是大众收看数字电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设备。纵然有数字电视一体机的出现,机顶盒依然是有线电视从模拟转向数字不可替代的桥梁。
天柏宽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品同时认为,一体机不可能成为机顶盒的替代品,机顶盒今后将成为多媒体信息化的终端,电视机作为耐用消费品,使用年限将是七八年,而机顶盒属于应用服务,要不停进行升级才能满足今后数字电视开展不同增值服务的需求。
而作为网络电视,中国的宽带费用还不能与有线电视收费相抗衡,上网和看电视不可能同时实现的情况下,网络电视将不会对机顶盒产生冲击。
原同州电子市场总监、机顶盒专家陶钢表示,网络电视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冲击,反映到接收终端上只是IP机顶盒对有线机顶盒的影响。
另外,虽然短时间内年轻或者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人群,也许会对网络电视“尝鲜”,此时对整体机顶盒市场有一些冲击力。但是长久来看,网络电视将不是机顶盒的“敌人”,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电视通常是电脑人群在使用电脑时作为娱乐方式的一种选择,并不是像数字电视这样是一类专门的常规娱乐方式。
首先数字电视可以实现一键看电视,而网络电视的收视却繁杂得多,没人愿意在有心情看电视的时候还要经过开机、连接、搜寻等漫长过程,也许等待到的还是很差的效果。
其次一个妨碍网络电视成为常规娱乐方式的原因是它的电视效果没有保证,可能在某时很好,而在你最想看的时候它却看不清,电视是实时传输的,如果出现一段时间的“卡机”,失去的内容就永远无法挽回了。
直播卫星带来新契机
今年,除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全面开花,为有线数字机顶盒上量提速外,地面广播和直播卫星的升空也将为地面机顶盒和卫星机顶盒迎来市场发展的空间,机顶盒产业将迎来二次生机。
松下(中国)有限公司开发部副总经理钱晓钢告诉记者,地面广播通过微波将付费节目和高清节目向全国各地开播时,将会是高清机顶盒发展的契机。
北京大学中国通信学会徐孟侠教授认为,通过地面高清带动卫星和有线电视的发展将是趋势,中国目前有300多个电视台,卫星电视不可能播放全国各地方上的所有节目。如果地面数字电视能提供20-40套免费节目,在2008年奥运会前,机顶盒将会像当年VCD一样暴涨。
吕品则更看好卫星电视为机顶盒带来的市场空间,他表示:“直播卫星升空将会迎来上千万的用户,为机顶盒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机顶盒今后发展方向是高清互动,但传输一套高清节目将是三四个频点,需要的带宽很大,因此走地面的可能性较小。”
他还认为,有线数字电视最大的威胁者是直播卫星。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对直播卫星的政策,届时将会有60套免费节目提供给用户。另外,由于直播卫星垄占了整个农村市场,今后不允许在城市用卫星收看节目的政策也将会解禁。如果有线数字电视不尽快通过双向服务来留住用户,将会失去发展的机会。
原上海东方有线网络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北大管理案例中心副主任罗小布也同样认为,今年直播卫星必将升空,各地有线网络公司如果不从竞争的差异化、产品的低成本、完整的服务体系来提升,也必将是死路一条。而目前考验广电的首先是对现有体制的改革。
专家看点
有线、地面、卫星及网络电视相互竞合
——原同州电子市场总监,机顶盒专家陶钢
今年,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即将出台及直播卫星的升空,对中国的机顶盒企业绝对是个好的消息,两者给机顶盒企业带来的市场机遇是多方面的,但同时又会受到国家政策、运营体制及赢利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面电视市场在近几年还不能快速启动,因为基于国家标准的地面电视产业链还不成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再者,国家对于发展地面电视的政策定位,会直接影响到地面广播市场的发展规模。
如果定位于强制性和公益性的国家基础设施在全国给予全面推广,这将给机顶盒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如果定位于有线电视等现有广播电视网络的补充,比如仅限于公共交通、汽车及楼宇广告以及有线电视覆盖不到的边远地区市场,这样给机顶盒企业带来的机遇将是有限的。
同样,直播卫星的升空,也并不意味着针对家庭用户的卫星直播市场在政策方面的解禁,尽管标准、技术及产业链相对成熟和完善,而且国内农村和部分城镇实际上存在一定规模的卫星直播地下市场,但目前国家对于发展卫星直播电视的政策定位,仍然基于有线电视的补充,因此直播卫星从覆盖的国内潜在用户总量是巨大的,但实际上相对于有线电视给机顶盒企业带来的机遇还是有限的。
相对于地面广播市场,我更看好卫星直播市场的发展空间。我国地域辽阔,海岛、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0%,人口众多但分布不均。而卫星电视直播可以用一颗卫星,覆盖我国全部陆地和领海,彻底解决有线电视之外15%电视人口的覆盖盲区。从时间和投入成本上看,卫星直播相对于地面广播、有线电视等传输方式更经济,更快捷。
地面电视要成为强制性和公益性的国家基础设施,无论从政策方面,还是从资金来源目前都属空白。另外,卫星直播电视还可以与有线电视合作,发展城镇家庭用户的高清节目直播市场。相对于地面电视只能在城镇发展车载移动、楼宇广告等区域市场,从市场规模,赢利模式,包括产业链的成熟度及用户的认知度多个角度来看,卫星直播电视都明显优于地面广播电视。
当然,无论是地面广播,还是卫星直播市场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无法撼动有线电视市场在中国广播电视市场的主体地位,未来将是有线电视、地面电视、卫星电视及网络电视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相互竞合的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