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卫星轨道倾角变大后天线跟踪方法研究
(2) 档位为0. 12°
卫星螺流值最大为3. 24 mA ,最小为2. 02 mA。
另一个通道螺流值最大为3. 75 mA ,最小为1. 7 mA。
卫星由北向南过赤道时天线调整频度为13 min/ 次。
试验期间螺流变化示意图如图4 所示。
图4 档位0. 12°时螺流一天内变化图
对比上述2 次跟踪试验,档位较小时,天线控。
制频繁,螺流变化区间较小。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螺流值要大于2. 00 mA。针对目前卫星的轨道倾角,通过试验确定档位0. 08°,时间频度20 min为最佳调整策略。
4 试验结果
试验前对天线控制系统部分功能及软件进行修改,使之能够采用程序跟踪的方法,然后将以上提出的桁架式天线跟踪方法用程序实现并接入系统。经试验,系统螺流、AGC 电压等各项参数工作正常,天线调整次数大幅减少,每次控制天线跟踪卫星时都能一步到位。档位设定为0. 08°时一天内跟踪变化如图5 所示。
图5 档位0. 08°时螺流一天内变化图
5 结束语
GEO 卫星轨道倾角增大后,卫星螺旋极电流等参数每天变化区间较大,抖动现象严重,约20 min螺流超低报警一次(报警门限2. 0 mA) 。天线采用现有的程序跟踪模式后螺流变化区间明显收敛,且没有大幅抖动现象。天线调整次数大幅减少,且一次调整到位,提高了天线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卫星轨道倾角已超过±2. 5°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仍然能够满足天线正确跟踪卫星的各项设计指标,确保了系统在卫星寿命末期稳定可靠运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