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专题 > Android的通关大战

Android的通关大战

作者: 时间:2011-10-14 来源:周末画报 收藏

  凭借被看成是“天方夜谭”的运营商合作模式, 很快打通了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关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24558.htm

  3月11日,当日本东京六本目新城的森大厦随着8.9级大地震的冲击波东摇西摆时,身在日本总部办公室的丹尼尔·阿雷格里(Daniel Alegre)在撤离时惟一来得及带走的就是手机。也是这部手机,让这位全球副总裁在电话网大堵车的时候用邮件联系上自己的妻子。接下来,还是通过手机,数以万计的日本灾民连上了日本的“网上寻人”服务,登记自己的信息,查询失散亲友。“一定要利用好手机,在任何状况下,它都是陪伴你度过每一天的设备”,Google常务董事长埃里克·斯密特有感而发,并再次认定“是最好的选择”。

  开端失利

  更多人选择,就代表更好。如果按照这个简单逻辑,确实是这个星球上最好的移动操作系统。

  据IDC估计,Android操作系统今年会在全球市场获得39.5%的市场份额,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冠军,位列第二的是Symbian,这款即将被放弃的操作系统预计能拿下20.9%的市场,至于苹果的iOS则以15%排在市场第三位。

  但谁又能想到,在短短两年内,Android就能抛开苹果、超越诺基亚呢?2008年10月,当HTC推出全球第一款Android手机G1时,并没有引起预想中的销售热潮。消费者眼里只有刚刚发售的iPhone 3G,比起前者,G1简直就像是一只笨重的厚豆荚。

  就连合作伙伴也逊人一筹。在美国,苹果与当地最大的移动运营商AT&T签订了长达3年的独家合作协议,而G1的合作运营商则是T-Mobile,一家排名第四的玩家。但要让Verizon这样级别的运营商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实在不容易。

  要知道,传统移动通信产业就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链条上─从终端制造到操作系统开发,再到运营环节,运营商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多年来他们保守而顽固地独占着产业链上大部分利益。而像Google这种所有产品和服务都围绕着信息流动产生,并通过免费服务创造收入的互联网企业,是他们时刻要提防的。 Google的产品功能越强大,就会消耗越多的移动互联网带,这意味着运营商要因此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把持着通向移动互联网必经之路的运营商们怎能轻易点头?

  转折点

  Android 的命运最终在2009年得到改变。

  今天,有关这次转折的市场证据就存放在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总监约翰·拉格林(John Lagerling)的Android平板电脑里。他用指尖在屏幕上轻轻划动了几下,将一个巨大的世界地图投射到身后的大屏幕上,台下的观众依稀能判别出黑色的是陆地、灰色的是海洋。他开始播放从2008年至今,按时间先后排序的全球Android手机激活的状况。每当一部Android手机被激活时,一个淡蓝色的像素就会出现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

  头25秒对应的是T-Mobile G1的发布,美国和欧洲出现了很少的亮点,几乎觉察不到。几秒钟过去,地图上的美国从黑色变成了耀眼的蓝色,“Moto的Droid出现了”,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总监拉格林提醒台下的人们,又过了15秒,韩国、日本和欧洲也亮了起来,“现在轮到三星的Galaxy S。”

  可以这么认为,在摩托罗拉推出第一款Android手机Droid之后,Android操作系统进入了快速普及阶段。鉴于Android此前失意于市场,以及摩托罗拉在手机市场的没落,Droid注定会成为一款意义深远的产品─如果成功,它将夯实一家互联网新贵的移动梦想,挽救一个没落的巨头,反之,一个松散的手机联盟将加速瓦解,没落巨头最终只能等来死亡。

  事实证明Droid不负众望。在上市的头三个月销量就超出了第一代 iPhone最初三个月的销量。Google也重拾对Android的信心;史蒂夫·乔布斯希望借助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的iPhone一统智能手机天下的步伐也受到了阻挡─你甚至可以认为,在某些方面Android比苹果做得更好:今年6月,地球上每天平均有55万台Android手机被激活,iPhone 的数量是21万台,而在一年前,Android手机的每日激活量仅为10万台。

  最底层的利益

  不过,千万不要被这些疯狂的数字迷惑,否则你会错过窥探Google在这个领域作出的更隐秘的影响─是的,我们在说Android与运营商的关系。

  为摩托罗拉Droid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是Verizon,就是那家曾拒绝Google移动业务部门负责人安迪·鲁宾(Andy Rubin)合作建议的运营商。在Droid正式上市的2009年年底,Verizon通过收购美国第五大移动运营商,已经成为了美国市场最大的玩家了。

  在2009年促使Verizon伸出合作之手的,还是iPhone。苹果与AT&T长达三年的排他协议,为AT&T带来大量收入,也让 Verizon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以优惠合约捆绑用户了,它亟需一款能与iPhone竞争的产品。在大力推广LG Voyager和黑莓Storm却始终无法取悦消费者之后,Verizon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入到Android联盟,而Google此时也急需和一家用户规模庞大的移动运营商合作,与iPhone抗争。

  一个在业内堪称独特的收入分成协议最终在两者之间达成:Android手机通过 Verizon网络,从应用商店Android Market每付费下载一个应用程序,当中有70%会归到第三方开发者,而Verizon可以与手机生产商参与剩下30%的分成,另外,它也可以从 Android移动广告收入上分到一杯羹─这意味着Verizon的用户只要用Android手机上网浏览或者下载程序,运营商就可以产生收入。在移动通信产业,软件开发商、手机生产商、运营商和用户利益第一次统一起来。

  在过去,这种局面可是天方夜谭,即使创新如苹果,也从没有实现过。迄今为止全球iPhone用户通过苹果App Store已经付费下载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iPhone应用程序,但AT&T、中国联通这样的运营商却从来没有因此分到过一分钱,他们得到的只是快速飙升的用户量,以及由新用户带来的新合约。

  在Verizon之后,Android创新性的运营商合作模式被Google在全球市场推开。“Google的收入来源是广告,不是应用软件”,Android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总监约翰·拉格林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智能手机的健康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当然,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除了Google和运营商,还应该包括第三方开发者和硬件厂商,而且系统能不断复制、快速成长,最终到达一个足够安全的规模。

  30年前,史蒂夫·乔布斯将苹果麦金塔电脑视为一尊软件环境封闭却精美的机器,而比尔·盖茨却认为机器并不重要,关键是机器之间在相同的操作平台下,运营着相同的程序,彼此之间能够互通。因为开发成本更低,运行的机器更多,程序员都更愿意为视窗系统开发应用软件,丰富的应用吸引大量用户迅速做出选择,微软最终成为了个人电脑时代的真正霸主。

  时过境迁,但史蒂夫·乔布斯当年的想法并没有产生改变,只是投射的对象不再是麦金塔电脑,而是 iPhone、iPod touch和iPad。而当年盖茨选择的道路,也是Google今天的选择。只是比起微软,Google走得更彻底:只要任何一家硬件厂商愿意生产 Android设备,它都始终免费提供这个操作系统,并且还一直坚持平均每6个月更新一个版本。

  “对硬件厂商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拉格林说,他们必须更加努力调整设计和生产才能跟上Android的更新速度,“针对用户的需求创新被前所未有地重视”。

  这种做法让Android在推出两年多来,就拥有了超过410种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截止到今年6月),涵盖了从150美元的入门级智能手机到超过500美元的高端产品。而截至今年4月,发布于2007年的苹果操作系统iOS拥有2890万用户,比Android的1340万多出了116% (ComScore的数据)。但不要忘记,苹果的用户群包括了iPhone、iPod touch和iPad,而推出不到3年的Android绝大多数用户只来自手机。

  对第三方开发者来说,这个市场已经大到不容忽视。今年4月,Android Market上的新增应用2.8万个,是苹果App Store的两倍有多。预计最快到今年8月份,Android Market的应用数量将超过AppStore─Android平台化策略正逐渐呈现出规模效应。

  但这并不代表史蒂夫·乔布斯的命运会跟30年前如出一辙。要知道,为当年个人电脑埋单的是企业用户,成本是市场考虑的最大因素,而今天个人消费者是高科技产品的最大消费群,他们更愿意花大价钱买一个设计精美的产品。此外,第三方开发者面临的也不再是30年前二选一的局面,更友好的开发界面让他们可以两者兼得。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来自收入 ─App Store已经销售出收入价值超过30亿美元的应用,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从中获取超过21亿美元收入,而根据公开资料,Android Market的销售收入仅超过1亿美元。

  与此同时,苹果也针对Google发起了反击。从今年3月开始,Verizon开始在美国出售iPhone,类似的事情同时还在欧洲和亚洲重复着。在中国,Android阵营的早期成员中国移动也频繁接触苹果公司……

  还有抢尽先机的iPad。当苹果第二代平板电脑iPad2已经大卖一年的时候,Android才准备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横跨手机、平板电脑和网络电视机的新版本Ice Cream Sandwich,相关的硬件产品预计今年年底才能面世。而在此之前,能够与iPad2竞争的只有摩托罗拉的Xoom、三星的Galaxy这些基于功能较低的Android Honeycomb版本的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Google和苹果之间的竞争将会一直是全球高科技领域最激烈的焦点所在,双方都不容有失,否则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落得30年前苹果麦金塔电脑的下场?



关键词: Google Android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