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2010年三大发展趋势详解
趋势1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6556.htm新能源产业步入“而立之年”设备商机尽显
回顾: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会议后,新能源投资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从用电增速、碳减排承诺、新兴产业规划等多个角度来看,新能源、低碳经济都是电力设备行业的主要看点。
中国已向世界作出减排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大量事实表明,电力设备市场已向清洁能源设备制造转型。2009年4月9日,东方电气发布了2008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受电力需求放缓影响,企业2009年下半年新增订单同比大幅下滑,尤其是火电订单大幅萎缩。
这一情况印证了此前业界的普遍猜测。事实上,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东方电气这三家国内最大的火电设备制造厂商,2009年的新增订单情况都不容乐观,火电设备市场遇冷。
观点:
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减排目标相当于是降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碳强度,即依赖较少的能源消耗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履行这一承诺,唯有通过降低能耗和使用替代能源两种途径。
降低能耗主要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循环经济等手段来实现。使用替代能源是另一个有效降低碳强度的方式,在清洁煤技术和CCS(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考虑到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成本,风电和核电仍是近十年里最有前途的替代能源。
展望:
如果称新能源产业之前的发展为豆蔻年华,我们可以认为,哥本哈根会议后的2010年将进入新能源的而立之年。
由于火电投资高峰期已过,2010年火电设备产销量将继续出现萎缩。水电设备与电机产品因下游需求增速趋于平稳(5%左右),销量不会出现明显增加。火电设备需求萎缩,为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领域的装备发展创造了条件,新能源设备将在2010年内尽显商机。
风电与核电投资增速有望分别达到70%和60%以上,较为可观。
为降低化石能源比重,我国需大规模发展替代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能、核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未来十年风能、核能等新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结构占比将大幅上升。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政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新能源相关产业大有可为,将带动相关设备的大发展。
趋势2
智能电网建设推进设备加上“智能心”
回顾:
智能化,许给电网一个美好的未来。智能电网已经被多个国家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2009年4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公布了总投资高达45亿美元的智能电网计划,奥巴马随后要求美国国会尽快通过相关立法。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从此进入人们视野。根据预计,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5.7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5%,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7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3.8亿吨。其中,风能、太阳能等非水电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将大大提高,而这些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将对传统电网提出挑战,智能电网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观点: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和加速了我国机械工业转型的步伐,电气行业也不例外。电气行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目标还包括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而调整电源结构,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智能电网的诞生为调整电源结构指明了新的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