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连接器 > 车用线束与CAN总线控制车内通信技术动向

车用线束与CAN总线控制车内通信技术动向

作者: 时间:2010-01-29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收藏

  (3)多媒体系统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105713.htm

  ①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24.5Mbps)

  它是以欧洲车为中心,已经实用化。导线使用塑料光纤(POF:plastic fiber)。

  ②IDB-1394(~400Mbps)

  这是广泛应用于个人微机的周边设备、家电的IEEE1394的车载版,导线为铜线及塑料光纤(POF),但尚未用于车辆上,不过在2004年世界智能交通系统(ITS)会议在日本爱知、名古屋展出过试制车。

  4.安全系统

  (1)Safe-by-wire(~160kbps)

  Safe-by-wire就是车载安全系统的电子线控,它是应用在安全气囊等安全系统的专门协议。Safe-by-wire Consortium与BST合并,成立Safe-by-wire plus Consortium,并公布了ASR2.0(2004年9月)。其特点是电源重叠方式,TDMA方式,高可靠性(网络双重化)导线采用铜线。

  现在正在对车身系的各个系统适用的专用协议进行分析。今后,由于成本、信息量及其所要求的可靠性,必须考虑使用对各系统最适用的通信协议。

  对于通信线束来说,由于通信速度的高速化发展,必须考虑电磁兼容性(EMC)问题而采取必要的屏蔽措施。将来有可能从现在采用的双绞线改为屏蔽线或者进一步改为塑料光纤(POF)。采用塑料光纤既能解决电磁兼容性问题,又能实现轻量化。由玻璃制造的光纤的应用将进一步实现更高速通信,但必须解决成本、组装性、环境友好性诸类的问题。

  此外,通过车内局域网的扩大应用,使电控单元(ECU)软件开发作业增加。由于是专业软件,因此很难在其他车种上再利用。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出现了基础软件通用化应用的动向,如AUTOSAR,JASPAR通用化基础软件。通过应用通用化基础软件,不需要有意识地区别硬件的不同,所以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只属于应用性开发),实现应用软件的再利用。由此可以缩短开发时间,提高质量以确保汽车整车公司与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从通信基础设施来看,车内局域网的特点与难点

  通过CATV或ADSL的英特网连接服务成为宽带网络英特网的快速普及的原动力。而且也通过FTTH连接,在2004年每月有8万~9万用户以上增加数。据统计,在日本用户应用CATV约274万户,而应用ADSL则约1233万户,超过150万人。在很短时间中大幅度增加(据2004年7月,日本总务省统计)。此外,由于家庭内与网络匹配的机器增加,不仅在办公室,甚至在家庭中,无线局域网也在不断普及。而且以i-mode为代表的通过手机(便携式电话)进行英特网访问。据统计,2004年8月在日本用户(加入者)已经超过7000万人,在日本国内成为最大英特网的应用手段。

  于是,在英特网作为个人的信息交流为主的通信基础设施的今天,不论是乘车时使用,还是以其他任何方式应用英特网,就成为来自用户的自然要求,即使车辆在变化,这种趋向仍是自然流行的。在这种场合,作为车辆的作用,并不是提供在车内利用PC机时的环境,而且车辆本身与英特网连接,由汽车本身进行信息的发射与接收,例如在车辆导航装置等方面,很多已经搭载在汽车上的信息设备也追加英特网功能,从而也为扩大汽车的方便性更好结合实际需要。以下对现有的车载式信息设施扩大或增加网络功能场合所遇到的问题作概要说明。



关键词: 连接器 通信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