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EDA/PCB > 市场分析 > 中芯模式困局:疯狂扩张产能削弱了研发水平

中芯模式困局:疯狂扩张产能削弱了研发水平

作者:时间:2009-11-1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收藏

  一夜秋雨,物是人非。11月10日,绝大部分从梦中醒来的员工不会想到,公司创始人、总裁张汝京,已不再是他们的领军人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9738.htm

  昨日清晨,这家公司董事会发布消息称,张汝京已因个人理由辞去集团职务,公司已委任王宁国为董事会执行董事、总裁兼CEO。在提交给港交所的声明中,它表示,按上市规则,董事长江上舟也已取代他担任公司代表。所有决议立即生效。

  同样在昨天下午,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已跟台积电签订和解协议,将向后者分期4年支付2亿美元现金,同时向台积电发行新股及授予认股权证。

  前者无疑是半导体产业界一次人事地震,后者紧随而来,是诉讼目的之一还是自身已到变革关头?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而随着张汝京的离任,中芯国际模式在半导体产业内是否走到尽头?它的未来又该如何前行?这都值得我们思考。

  中芯模式困局

  虽然自2000年创立以来,中芯国际从无到有,迅速成为全球第三大,但它的一个最大特征是,疯狂扩张产能。具体体现为四处布局生产基地,但在技术、研发的积累上却是全球前四大中最弱的。

  创立之初,中芯在上海设立了首座8英寸工厂。之后,几乎每隔一到两年,便会新增一座工厂。

  比如,2003年,它收购了摩托罗拉天津厂;同时在北京建设12英寸工厂,2004年底正式投产。而2005年以来,扩张速度更快,除了在上海大本营扩充8英寸厂、规划12英寸厂之外,它相继在成都、武汉、深圳设立了8寸厂、12英寸厂、8英寸厂。其中,深圳厂8英寸线量产后,还将上马12英寸生产线。

  这一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了竞争对手台积电、联电,一度让和舰总裁徐建华惊讶,他在多个场合批评中芯过于侧重量的增长,忽视技术研发。甚至表示,中芯在搞乱市场。即便是台积电,在工厂数量上,也没了优势。

  张汝京的这种建厂速度,早在10年前就很有名,当他任职德仪时,就曾在短短几年时间中连续建设了10座工厂。这为他换来了“建厂高手”的称号。起初是赞美他,之后是贬低。因为,这个称号言外之意是,中芯过度重视扩张产能,忽视体质增强。

  早有许多投资机构对它发出过警告。对它一直不客气的高盛,曾多次发布报告说,中芯国际扩张过度,盈利前景欠佳。即使对它非常友好的野村证券,也曾在2007年发布过警告言论。

  这种扩张消耗了中芯有限的资金,延缓了技术进程,并且透支了它的人才资源。但它似乎没有完全听进去。或许与中芯自得的委托模式有关。武汉、成都两座基地即新芯、成芯,虽号称中芯工厂,但实际投资均来自当地政府,中芯仅输出技术、管理人才。因此,它一度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运营风险。它还将这种“地方政府资金+外部技术、管理”的合作模式,冠名为“中芯模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