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模拟技术 > 设计应用 > 集成电路的替换方法及原则

集成电路的替换方法及原则

作者:时间:2013-09-12来源:网络收藏

在电子产品开发与维修中.在考虑其成本,或确认一块损坏后,通常要找一个与原器件的规格、型号一致的集成块来替换。而要找一个与原器件规格、型号一致的替换件并不容易,因此如何寻找能够替代原品的器件,就成了维修的关键。了解常见故障类型。掌握集成电路替换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使维修或替换集成电路事半功倍。 ’

  一、集成电路故障类型

  我们可以把每一块集成电路(简称“组件”)看成带有电源端、输人、输出端,且具有一定功能的黑匣子,而不必深究内部电路结构,只要判明它的电源端并了解其输入、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便认为它是正常的,否则表明组件有故障。组件故障通常可以分为组件内部电路故障和组件外部电路故障两类。

  1.组件内部电路故障

  (1)输入、输出脚脱焊开路。

  (2)输人、输出脚与Ucc电源或地线短路。

  (3)Ucc电源和地线以外的两个引线之间短路。

  (4)组件内部逻辑功能失效

  2.组件外部电路故障

  (1)Ucc电源和地线与外部电路节点之间短路。

  (2)Ucc电源和地线之外的两节点间短路。

  (3)信号开路。

  (4)外部元件故障,如电感、电容和电阻等。

  3.组件静态参数和静态功能故障

  综上所述,组件的故障类型不外乎开路、短路和功能失效三种。大量的实践证明,组件的动态参数(延迟时间、上升边沿时间、下降边沿时间)失效情况较少,而静态参数、静态功能失效的情况较多。

  静态参数和静态功能是在直流电压信号和低频信号下测试的参数与功能。其功能故障一般有以下8种.

  (1)组件的功能电流过大、组件发热,使组件功能失效。

  (2)组件的输入电流过大,使前级负载加重,将前级信号或电平拉垮。

  (3)几个输入端的交叉漏电流过大,引起逻辑功能失效。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