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糊图像复原算法*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模糊图像复原算法*

作者:欧海宁,林庆林,宋 进(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时间:2021-11-11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编者按:在加工件位置发生移动的情况下,尝试用机器视觉分析的技术来获取均匀运动的被测物表面的细节信息。由于相机和被捕获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图像可能会变得模糊。因此,在后续分析之前,必须通过消除运动引起的失真来恢复和还原图像,从而可以以特定的算法来还原和识别原始图像,以实现深层的研究目的。

*基金项目:基于的鞋孔检测与定位系统研究(JAT20134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111/429590.htm

0   引言

由于表面特性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表面特性的测量在制造业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表面测量中,常见的方法是将探针贴合工件表面并监测其运动,以便追踪表面的微轮廓。但是接触式测量会带来很多的缺点。所以,随着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的检测方法开始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模拟了获取运动物体表面的模糊图像,再使用Lucy Restoration(LR)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从而验证在特性条件下还原和识别原图的可行性,以便今后进一步用于工业上的表面细节信息分析。

1   运动模糊

当一个移动的物体曝光至感光元件上时,如果曝光持续一定时间,就可以记录下它的多个位置,从而产生模糊。如果曝光时间相对于运动来说足够小,那么模糊就不会被注意到。然而,低曝光时间会导致更高的噪声。通过假设,我们可以将模糊过程建模为点扩散函数(PSF)与理想图像的卷积,从而得到一个坐标上的三角形或高斯形状,如图1 所示的情况(a)和(b)。

由于考虑了匀速运动模糊,所以可以假定所有部分都退化了相同数量的模糊。所以,在假设中认为图像所引入的噪声是高斯累加的。该算法考虑了变方差的零均值高斯噪声。

image.png

(a)得到一个坐标上的三角形

image.png

(b)得到高斯形状

图1 将模糊过程建模为点扩散函数(PSF)与理想图像的卷积得到的图像

此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表述为:

通过给定1幅灰度图像g (x, y),通过线性平移不变的 PSF 函数h(x, y)退化,从而找出真实图像f (x, y)的可靠估计。

2   算法设计

在这里,我们通过期望LR 最大化算法来探寻最大化恢复图像的可能性。从对原始图像的猜测开始,LR 算法在每次迭代中更新其猜测,使其趋向于潜在图像。从理论上讲,算法迭代的时间越长,它越接近于收敛到潜在图像。

RL 迭代可由成像方程和泊松统计方程导出:

image.png

其中 O 是未模糊的物体,p(i∣j)是 PSF来自真实位置的散射成观测像素的光的分数;I (i)是无噪声的模糊图像。给定期望计数I (i),对每个像素中观察到的计数D(i)的联合似然ζ为:

image.png

最大似然解出现在ζ对O( j)的所有偏导数为零的地方:

image.png

此,迭代RL 算法可简写为:

image.png

比较上面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如果RL 迭代收敛,即随着迭代的进行,修正因子趋近于一个单位,那么它必定收敛于数据中泊松统计量的最大似然解。

3   LR算法的应用

为了评估LR 算法的性能,我们在这里设置了由两个模糊的、紧密间隔的峰值组成的二维模拟图像。在模拟中,我们采用合成图像为128 个图像点的线性阵列,在阵列的69 和72 位置包含两个长度为100 的尖刺。然后将该阵列与标准偏差为1.5 个图像点的归一化高斯函数进行卷积。

此时,将平均值为0 的5%随机白噪声添加到此模糊图像。原始图像和模糊图像分别如图2(a)和(b)所示。经过20 次迭代,LR 算法的应用如图2(c)所示。在经过100 次迭代之后,如图2(d)所示,随着图像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其结果明显收敛了。

1636602175216129.png

图2 模拟图像

4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明显看出,RL 算法在还原之前隐藏在噪声中的数据方面是有效的。本文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数字处理图像的表面粗糙度估计方法,验证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宋进,欧海宁.一种基于多项式拟合的人脸识别验证算法分析[J].电子测试,2020(8):778.

[2] PENUMURU D P,MUTHUSWAMY S,KARUMBU P.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s using machinevis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4.0[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Springer,2019,31(5):1229-1241.

(本文来源于《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2021年11月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