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闭

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工控自动化 > 设计应用 > 一种多相位感应控制的配时方案设计

一种多相位感应控制的配时方案设计

作者:时间:2010-12-14来源:网络收藏

摘要:感应控制是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特别适合于交通流量不大但随机波动较大的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本文针对经典的感应控制所存在的效率不高等局限性,研究了感应控制的主要控制参数,给出了配时的推荐计算方法,分析了相序对感应控制的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变相序的多相位感应控制算法。本文所提算法在平台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比经典的感应控制方法所产生的车辆的平均延误要低,同时,算法简单易行,实用性较强。
关键词:感应控制;配时;变相序;

0 引言
近年来,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城市道路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合理的控制策略能够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一些交通流量较小,但随机波动较大的路口,宜采用感应控制。
经典的感应控制采用车来即延时的策略,根据经验设定固定的初始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最大绿灯时间等参数,控制策略单一,很难适应动态的交通流状况。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一些学者对感应控制的配时进行了深入研究,翟润平等就对延时策略进行了改进,通过计算绿时有效利用率来确定是否切换相位,提高了绿灯的有效利用率,但是增加了一个控制参数和控制的复杂度;王殿海等提出了一种可变单位绿灯延时的时间模型,考虑到了城市路段车流到达规律和驾驶员心理特性,比传统的固定单位绿灯延时有所改进,但是在降低车辆的平均延误上效果并不明显;邵峰等对两种单位绿灯延时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种减少车辆平均延误的单位绿灯延时的计算方法,但是其计算参数过多,计算复杂,实用性不强。上述研究皆对感应控制的部分配时参数进行了研究,但都采用固定周期、固定相序的方式。文献均考虑到了相序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对不同的交叉口采用不同的相序方案,但是没有考虑交叉口的车流量变化对相序的影响;沈国江等提出了一种交通流模型,根据排队长度的变化,采用模糊推理对相序转换时刻、相序的选择进行了优化,由于采用了八相位方案,算法复杂度较高,调节参数多,实时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并且增加了绿灯损失时间;樊晓平等结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的优点,实现了交叉口多相位的、相序可变的交通流控制,但是该方法对信号机系统的配置要求比较高,较难推广应用。
本文对交通感应控制中的信号配时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动态相序的多相位感应控制算法,分析了初始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最小和最大绿灯时间等对感应控制的影响,并给出了上述参数配时的计箕方法。本文所提算法简单实用,计算复杂度低,对系统配置要求不高,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较经典感应控制方法降低了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1 感应控制原理概述
感应控制是通过车辆检测器检测到的车辆到达情况,动态调整各相位的配时以适应交通变化的一种实时控制方式,是一种典型的反馈控制过程,适用于交通流量不大但波动较大的交叉口控制。
传统的感应控制方式可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在半感应控制中,检测器只安装在次干道上,主干道维持绿灯状态,当次干道检测到有车到达并且主干道最小绿时已经结束时,更换信号相位;而全感应控制中,主从干道无法明显地区分,交叉口的所有进口道上都安装检测器,其工作方式为:当某一信号相位开始启亮绿灯时,则预设一个“初始绿灯时间”,当初始绿灯时间结束时,再增加一个预置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个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在此时间间隔内,若没有后续车辆到达,则立即更换相位;若检测器检测到有后续车辆到达,则每检测到一辆车,就从检测到车辆的时刻起,相位绿灯延长一个预置的“单位绿灯延长时间”,绿灯可一直延长到一个预置的“最大绿灯时间”,当相位绿灯时间延长到最大值时,则强制切换相位。
感应信号控制的三个基本参数分别为:最小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最大绿灯时间。而检测器的埋设位置、相位相序的选择也对感应控制的控制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2 感应控制主要参数的配时计算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单个交叉口的四相位全感应控制方法。为了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就必须对感应控制的主要参数进行合理的配时,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表示该相位允许通过的车流方向,规定所有右转车辆可自由通行。考虑到车流的动态变化,设计出一种动态相序的控制算法,并对初始绿灯时间、绿灯延长时间、最小和最大绿灯时间给出了计算方法。
a.JPG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仿真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