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专题 > 北斗芯片:事业刚刚开始,未来面临洗牌

北斗芯片:事业刚刚开始,未来面临洗牌

作者:王莹时间:2012-07-19来源:电子产品世界收藏

  工信部CSIP(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电路处处长孙加兴也预感到风雨欲来。纵观的发展史,曾经有很多公司在这个市场上竞争,但目前专业的芯片厂商只剩下u-blox和SiRF,SiRF因为第三代产品做得不好,被CSR收购了。其余的都是做手机、通信类芯片的公司,比如MTK(台湾联发科技)、高通、TI、Broadcom都是行业里实力雄厚、产品丰富的巨头企业。只是手机或通信芯片上的一个功能,而且可以集成到单芯片上,即“+基带”的单芯片方案,成本、面积、功耗都比国内的双芯片方案低很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4817.htm

  国内做北斗芯片的企业也比较多,大家都看到市场前景好。但是芯片研发、流片、测试的前期投入很大,有的企业一直在亏损。

  国家在北斗发展初期对芯片企业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在进入产业化阶段后,就必须依靠企业的自身能力在市场上去竞争。相信国内北斗芯片企业也会遵循GPS芯片的发展规律,经过几轮淘汰,企业数由多到少,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尤其是一些产品和业务单一的企业,如果一两款产品做不好,就可能被淘汰。  

 

  未来将会剩下两类北斗芯片企业,一类是专业做北斗芯片的企业,产品的性能很好,依靠规模优势把成本降得很低,面向行业应用和中高端的消费市场。第二类是在手机芯片、移动终端芯片里提供北斗功能的企业,通过IP核授权或软基带的方式实现北斗功能,主要面向消费类市场。

  北斗系统的挑战

  与发展了近30年的GPS相比,北斗的主要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天上的卫星、地上的地面站不够多。卫星数量不够,使得地面终端接收机能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少,要提高导航和定位精度,技术难度更大。地面站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地面站对卫星的姿态、轨道进行精确调整,使卫星的轨道更加稳定合理,有利于提高地面的信号质量。但我国的地面站基本都在境内,没有海外地面站,对卫星系统的尽快稳定运行十分不利。

  二是国外的GPS基带芯片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在抗多径、加惯导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芯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实现了单芯片方案,在成本上优势非常明显。这些经验都是通过大量的测试和系统实际运行积累起来的。北斗也要经过若干年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类似的成熟度。

  三是要实现高质量的差异化服务,还需要建设地基增强系统,开展运营和服务。由于北斗的用户数量少,还没有运营商投资建设地基增强系统。

  北斗的ICD(空间接口)文件尚未正式公布,但我国政府已经承诺在年底之前公布,北斗的民用服务将永远免费,这是北斗走向全球的前提条件,是显示我国大国风范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北斗产业主要受制于民用市场规模还很小,主要集中在行业应用市场和政府示范项目上。市场做不大,无法通过大量出货摊低研发、市场推广等成本,尤其是芯片、模块、天线的成本降不下来。国内入门级的民用北斗模块的价格约300~500元,u-blox的模块价格只有50元左右,差距明显。在民用市场,北斗暂时无法提供明显的差异化服务,用户不会接收这种价格。因此,在市场初期,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

  工信部通过重大专项、电子发展基金等科研项目支持北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发改委等部门计划用采购补贴的方式,支持终端企业采购国产北斗导航模块。交通部开展了北斗的示范应用,进展良好,将稳步扩大示范应用的规模。广东等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北斗产业发展,积极开展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ICD发布后,国外芯片公司大约用3个月就能完成北斗芯片的研制,事实上,u-blox、MTK等公司在硬件设计上已经就绪,拿到ICD文件后,通过修改软件就能支持北斗。因此,留给国内芯片企业的时间窗口是很小的。国内企业应通过联盟等形式将资源适度集中,共同开拓市场,抵御国外的竞争对手。

  北斗芯片可以带动相关产业

  尽管北斗芯片发展的困难很大,但是做自己的北斗芯片的意义很大。首先,发展北斗产业,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芯片做支撑,否则既谈不上产业发展,也无法达到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北斗芯片做得好坏,关系到整个北斗产业的发展。因此,北斗芯片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好的问题。

  北斗芯片对整个北斗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产值。芯片的1元产值,可以带动整机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产值。二是扩大整个市场的规模。芯片成本的稳步降低,将使北斗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获得应用,从而带动市场规模的扩大。三是促进我国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未来,基于位置的广告、社交、安全等服务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服务内容。把北斗的位置服务与车辆的信息服务相结合,将使车联网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3sNews.曹冲:北斗系统是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2011-11-8). 
  [2]51GPS世界新闻.正在走向应用的北斗.(2012-5-24). 
  [3]王莹.政策支持的中国芯如何成功.电子产品世界,2011(12):18
  [4]王莹.跨越式发展引领本土IC设计业做大做强.电子产品世界,2011(8):22
  [5]王莹. 本土芯片如何创新.电子产品世界,2012(5):26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