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电源与新能源 > 业界动态 > 15所高校启动汉芯计划培养未来IC人才

15所高校启动汉芯计划培养未来IC人才

——
作者:时间:2006-01-24来源:收藏
 “这3周,是大学中除了军训之外最苦的日子,但是,很有成就感。”李明勇说。
  “辛苦”和“成就感”,是7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精英计划”暑期实践营闭营会上,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15所国内著名的62名学员,在经历了3周的“魔鬼训练”后有一个共同的感慨:“对产业开始有了兴趣。”

  (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手机芯片、电脑的CPU等等。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石,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芯片在研发和制造上,将与美日等国成三分天下之势。但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国,高端芯片几乎完全掌握在外国生产商手中,而且,国内IC奇缺,已成为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瓶颈。”

  把学生们领进IC之门,是上海交大举办暑期实践营的初衷。“暑期实践营活动今年已是第四届了。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学生们接触IC产业,培养他们对IC设计的兴趣,培养自己的IC。”陈进教授说。在实践营活动中,学校会安排学员参观IC公司,请前沿工程师给学生上课,让相关公司的高层人士与学生们探讨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前景。

  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加盟IC产业,今年的暑期实践营敞开大门,向全国其他相关专业大三学生开放,这些专业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微电子、物理、材料等。

  “由于前几届活动的良好效果,实践计划公布后,报名表如雪片般飞来。”微电子学院的程秀兰博士说,“我们经过层层筛选,挑选了62名学生,基本上代表了国内这些微电子相关专业学生的高端水平。”

  “一个优秀的IC,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聪明的头脑,更要有毅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为了从这几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精英计划”开出了一串“魔鬼训练单”,培训任务设置得颇为繁重。

  课程表的安排密密麻麻:半导体器件与VLSI、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与SOC、集成电路制造、封装与测试、参观EDA实验室、熟悉SUN工作站和Solaries操作系统……学生们每天早上6点半开始上课学习,晚上8点才能回宿舍休息。在这3周的实践营活动中,他们不仅要了解接触IC产业,还要完成两项设计任务:数字时钟和DSP芯片内核。
  7月,上海酷暑难当,放暑假的学生们纷纷出门避暑了,但这62名学生却潜心钻研。

  学生刘海说,以前的课堂学习,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真正动手的机会很少,“这次碰到的第一个实验是编程测试,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很多仪器我们是第一次接触,有的营员从没学过硬件编程语言。大家一边学习,一边讨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收获特别大。”

  学生蒋帅说:“每晚8点坐班车回家的时候,我总是放心不下还没有做好的DSPCORE,在车上短短30分钟的时间里还要思考第二天要做的改进以及要解决的某些难点。晚上躺下了也总要再思考一番,有时甚至在梦里想出了创造性的办法。”

  一个优秀的IC工程师,不仅要有卓越的个人素质,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每周,实践营的10位老师还会根据“个人表现+团队表现+作业”,对学生们进行考核评价。

  “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要到晚上8点才收工,回去后又继续讨论,双休日全天加班。与以前不同的是,我居然不觉得厌烦!困难越大,我们越团结。我体会到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这在以前的学习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营员白雪在她的每周报告中这样总结团队合作的乐趣。

  短短的3周很快过去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我们刚刚触摸到IC的大门。”陈进教授说,“精英计划”中“有最优秀的学生,最振奋的精神,未来IC行业的希望在这里。”


关键词: IC 高校 汉芯 人才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