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定制芯片及IP供应商——灿芯半导体日前宣布推出用于高速DDR物理层中的Zero-Latency (零延迟)和True-Adaptive(真自适应)两项技术。这两项技术已经开始在12/14 FinFET, 22/28nm的DDR4/LPDDR4,4x高性能物理层IP上进行部署,将为客户带来更高效、更稳定的全新体验。 Zero-Latency (零延迟) 技术在读数据通路上,采用了两种可选的、独特的采样方式进行数据转换,而不像其他DDR物理层供货商采用FIFO进行跨时钟域转换,此技术将延迟降低
关键字:
灿芯 DDR IP
现在全球最流行的话题,一个是5G,另一个则是AI (人工智能)。而AI (人工智能)目前最成熟,最广泛的运用,则是”人脸识别”。做到AI人脸识别,已经不是很特别的技术了。现在大家比的AI人脸识别的功能:1. 人脸识别的准确性2. 人脸识别的实际运用3. 人脸识别的速度首先,人脸识别的准确性部分;Cyberlink 提供了AI人脸辨识技术” FaceMe®”,其准确性为AI人脸辨识生态系的领导者。在美国国家标准暨技术研究院(NIST)的报告中,Cyberlink的FaceMe®
关键字:
NX Pi.mx8m plus FaceMe NPU ISP
可定制RISC-V处理器知识产权(IP)和处理器设计自动化的领导者Codasip日前宣布,Veridify Security公司的抗量子安全工具现在可以通过安全启动功能支持Codasip的RISC-V处理器。在固件加载到Codasip处理器上时,Veridify的安全算法就会对其进行验证,以使RISC-V开发人员确信嵌入式系统是安全可用的。Veridify的安全启动功能是基于一种比传统加密方法运行速度更快的算法;只需要很小的代码空间和超低功耗,非常适合Codasip的低功耗嵌入式处理器系列。通过使用Ver
关键字:
Codasip RISC-V IP
新闻重点:· 全新旗舰产品 Immortalis GPU 将显著优化安卓游戏体验,并首次推出基于硬件的光线追踪功能· 最新 Armv9 CPU 将峰值和效率性能提升至全新水平· 新的 Arm 全面计算解决方案 (Total Compute Solutions) 可满足各级别的性能、效率和可扩展
关键字:
arm IP 移动游戏
联咏芯片NT9856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SoC,具有高画质、低码率、低功耗,适用于2Mp 至5Mp Edge-IP Camera应用。NT98560集成了ARM Cortex A9 CPU内核、新一代 ISP、H.265/H.264视频压缩编解码器、高性能硬件DLA模块、图形引擎、显示控制器、以太网PHY、USB 2.0 (Host/Device)、音频编解码器、RTC和SD/SDIO 3.0提供最佳性价比Edge-IP Camera解决方案、可适用于Professional IPCAM、HOME / Co
关键字:
IP CAM nt98560 aiot ai
可定制RISC-V处理器硅知识产权(IP)的领导者Codasip日前宣布,其Codasip Studio平台现已支持苹果公司macOS Monterey(当前macOS的主要版本)。Codasip Studio是一个处理器设计自动化平台,用于完成Codasip领先的RISC-V处理器IP的定制,使设计人员能够快速且轻松地定制其处理器设计,以面向特定领域中的应用实现最高性能。Codasip Studio还可以用于创建Codasip的业内最佳的RISC-V处理器内核,并帮助设计人员评估微架构的替代方案。应用软
关键字:
RISC-V IP
一站式定制芯片及IP供应商——灿芯半导体日前宣布推出高精度16位逐次逼近型(16bit SAR)ADC。该IP首个测试芯片基于中芯国际55nm工艺流片成功,现已完成EVB测试,可提供给客户进行评估。 该IP采样率为1MHz, ENOB(有效位)可达14bit,通常情况下其DNL(微分线性误差)介于-0.4LSB至0.47LSB之间,INL(积分线性误差)居于-1.8LSB至2.2LSB之间,其典型功耗是4.25mA,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灿芯半导体深耕高精度12/14/16 bit SAR
关键字:
ADC IP
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科技起步比较晚,很多技术都要依赖日美韩等供应链。比如:在智能手机手机领域我们缺失集成SoC,只能使用高通、联发科等的处理器。但是我们的国产品牌已经看到了这个不足,正在集中发力自研芯片。OPPO :NPUOPPO的NPU芯片命名为: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业内称它的算法能力是超过苹果A15上集成的那颗NPU的,而且它还是基于台积电6nm工艺打造的。通过它可以打破算法,带来的是影像垂直定制。当然由于是首款在优化上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这就是为何很多人讲在OPPO Find X5
关键字:
npu 自研芯片
一、简介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AIoT(AI+IoT)芯片也随之兴起,RK1808是瑞芯微Rockchip发布的全新AIoT(AI+IoT)芯片。RK1808采用ARM双核Cortex-A35架构,最高频率可达1.6GHz,硬件VPU支持1080P H.264视频格式的DEcoder和ENcoder,硬件VAD支持麦克风阵列,内置了ISP支持摄像头视频信号输入。在工艺上,RK1808采用22nm FD-SOI工艺制造,相同性能下功耗比主流28nm工艺降低30%左右。瑞芯微RockchipRK1808
关键字:
npu 自研芯片
一、前言当今时代,人工智能(AI)正被广泛运用于各式各样的应用上。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撑是硬件、算法和数据,其中硬件指的是运行 AI 算法的芯片与相对应的计算平台。由于使用场景变多,所需处理的数据量变大,人们的需求也更高,这就使得AI算法必须能够高效的运行在硬件平台上。在硬件方面,目前主要是使用 GPU 并行计算神经网络,同时,还有 FPGA 和 ASIC 也具有未来异军突起的潜能。GPU称为图形处理器,它是显卡的“心脏”,与 CPU 类似,只不过是一种专门进行图像运算工作的微处理器。GPU 在浮点运算、并行
关键字:
npu 寒武纪
21世纪初的科幻电影中,AI总是作为机器人的形象出现,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几乎“无所不能”,用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为我们演绎充满科技感的未来世界。不过回到现实世界,AI虽然还没有实现科幻大片中的超强智慧,但也已经通过手机、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AI再也不只是一个遥远又陌生的概念。目前手机市场中,AI已成为标配,但手机里的AI够不够聪明,还得看手机芯片里的NPU是否够强大。那么,NPU到底是什么呢?近日,华为麒麟官方发布了《看懂芯片原来这么简单》系列漫画,为大家带来了详细解读,接下来一起看看吧!NP
关键字:
npu 手机芯片
回到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想一想,自研芯片有必要吗?先说结论,有!很有必要!提到手机市场,大家肯定会想到iPhone三星小米华为以及ov等大厂,但提起高端手机市场呢?苹果三星毫无疑问,华为近年来也已经挤入其中。那这御三家有何共同点呢?没错,共同点就是都有自己的自研芯片。苹果公司不用说,自身的A系列处理器以及最新的M1芯片,打破了手机和电脑的生态隔阂,凭借自己研发芯片和本身的软硬件深度融合,才使得iPhone这块金字招牌经久不衰。三星呢,猎户座处理器虽平平无奇,但也给了三星手机市场多了一些选择的余地。最后就是华
关键字:
npu 自研芯片
2021年12月14日举行的2021 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OPPO面向未来十年宣布品牌“焕新”,并亮出了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肌肉”。OPPO发布首个自研NPU芯片 在OPPO之前,已有多家手机厂商推出了自研ISP影像芯片,高通在最新发布的新骁龙8处理器也重点提升了ISP性能,甚至改变了命名方式。 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立项于2019年。OPPO芯片产品高级总监姜波本人是芯片行业“老兵”,之前也是OPPO的核心芯片供应商(高通)的从业人员。在回忆来OPPO从事芯片之初时,姜波有两个很深
关键字:
OPPO NPU ISP
最近,自研芯片的新闻铺天盖地。 无论是才刚刚发布的OPPO Find N所搭载的“马里亚纳海沟X”,还是小米既澎湃之后再次准备提升日程的自研,亦或是华为一直在用的协处理器,都似乎在为我们传递一个信息:自研芯片的门槛越来越低,自研芯片变得越来越廉价。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这篇当年麒麟970芯片发布时的分解宣传图。我们知道,麒麟970确实是华为自研芯片,它是由CPU、GPU、NPU、基带组合而成,也就是说,这一个芯片实际上内含了多个处理单元。 那么,自研NPU是否
关键字:
NPU 自研芯片
当汽车进入电动化、智能化赛道后,产品变革所衍生的名词困扰着消费者。例如关于芯片方面的CPU、GPU、NPU、SOC等等。这些参数格外重要,甚至不逊于燃油车时代的一些核心部件配置。 这次,我们进行一次芯片名词科普,一起扫盲做个电动化汽车达人。 关于芯片里的名词 1、CPU 汽车cpu是汽车中央处理器。其事就是机器的“大脑”,也是布局谋略、发号施令、控制行动的“总司令官”。 CPU的结构主要包括运算器(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控制单元(CU,Control
关键字:
NPU GPU SoC
npu ip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npu ip!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npu ip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npu ip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