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单路1080p@60Hz分辨率的视频可以压缩到几兆进行传输,一个百兆网口可以传输多达10多路的IP视频信号。目前的服务器单纯依靠CPU进行软解码已经显得非常吃力[1];匹配高性能的服务器或者配置多台服务器却有存在高成本的压力。针对这些现状,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TI的DaVinci™平台的网络视频解码系统。验证结果显示,采样该网络视频解码系统,可以使得单台服务器增加上百路的IP视频解码,同时不影响服务器的其它性能,性能可靠且成本有很大优势。
1 TI 8
关键字:
DaVinci IP视频 CPU Linux FPGA 201411
采集数据的有效传输和存储转发技术的发展保证了数字图像在现实中广泛应用。如今,从多媒体通信领域的远程教育、图像监视到医学上的远程会诊,都和数据的有效传输及存储转发技术息息相关。在国防工业领域,图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连续有效转发也起着巨大的作用,航空遥感图像和卫星遥感图像的处理加工,电视制导中数据视频图像的传输,都离不开图像传输存储技术。本文设计的基于Flash的高速大容量固态数据存储器,采用了基于LVDS的数据传输方式传输两路高速图像数据,实现图像数据的高速实时存储。不仅具有处理速度快、设计灵活性高等特点
关键字:
LVDS 数据存储器 FPGA
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项目名称、项目的主要内容及目前的进展情况
项目主要内容:声音分离的研究在声音通信、声学目标检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声源分离技术在机器听觉、安保监控、军事等领域具有特别的应用。目前,嘈杂背景下,单声源定位与增强,已有所应用;但多声源情景下的定位与分离,由于算法和硬件复杂,还很少走向应用。本项目通过构建麦克风阵列信号采集硬件,实现FPGA声音分离算法,以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声源的三维定位和分离,利用FPGA的并行性,以达到实时性的目标。项目难点在于,制作信号采
关键字:
FPGA NE5532 AD73360
7.1.3 虹膜外边缘的确定
(1) 虹膜外边缘的特征分析
由图1中所示的虹膜图像可以看出,虹膜外边缘的主要特点是:较相对与虹膜内边缘而言,边缘处灰度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有一小段渐变的区域。也就是说,虹膜内部灰度趋近于一致这个事实,在参考文献[8]中,介绍的环量积分算子应该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即:
(7-10)
(2) 采用环量积分算子实现虹膜外边缘的检测
如上分析,虹膜环量积分算子是检测虹膜外边缘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克服虹膜纹理对环量线
关键字:
FPGA 虹膜识别 CMOS
项目信息
1.项目名称:基于FPGA的混沌加密虹膜识别系统设计
2.应用领域:工业控制、科研、医疗、安检
3.设计摘要:
基于虹膜的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最新的识别技术,通过一定的虹膜识别算法,可以达到十分优异的准确性。随着虹膜识别技术的发展,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不仅在高度机密场所应用,并逐步推广到机场、银行、金融、公安、出入境口岸、安全、网络、电子商务等场合。在研究了虹膜识别算法,即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匹配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便携使用的基于FPGA的嵌入式虹膜识别系统。本系
关键字:
FPGA 虹膜识别 CMOS
引言
在工业系统中选择器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包括:性能、工程变更的成本、上市时间、人员的技能、重用现有IP/程序库的可能性、现场升级的成本,以及低功耗和低成本。
工业市场的近期发展推动了对具有高集成度、高性能、低功耗FPGA器件的需求。设计人员更喜欢网络通信而不是点对点通信,这意味着可能需要额外的控制器用于通信,进而间接增加了BOM成本、电路板尺寸和相关NRE(一次性工程费用)成本。
总体拥有成本用于分析和估计购置的寿命周期成本,它是所有与设计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的扩展集,包括工
关键字:
FPGA SoC 永磁同步电机
流水线,最早为人熟知,起源于十九世纪初的福特汽车工厂,富有远见的福特,改变了那种人围着汽车转、负责各个环节的生产模式,转变成了流动的汽车组装线和固定操作的人员。于是,工厂的一头是不断输入的橡胶和钢铁,工厂的另一头则是一辆辆正在下线的汽车。这种改变,不但提升了效率,更是拉开了工业时代大生产的序幕。
如今,这种模式常常应用于数字电路的设计之中,与现在流驱动的FPGA架构不谋而合。举例来说:某设计输入为A种数据流,而输出则是B种数据流,其流水架构如下所示:
每个模块只
关键字:
FPGA 架构设计 流水线
FPGA其在众多器件中能够被工程师青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强悍的处理能力。那如何能够做到高速的数据处理,数据的并行处理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数据的并行处理,从结构上非常简单,但是设计上却是相当复杂,对于现有的FPGA来说,虽然各种FPGA的容量都在增加,但是在有限的逻辑中达到更高的处理能力则是FPGA工程师面临的挑战。常用并行计算结构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前端处理单元负责将进入数据信息,分配到多个计算单元中,图中为3个计算单元(几个根据所需的性能计算得
关键字:
FPGA 架构设计 并行
接口确定以后,FPGA内部如何规划?首先需要考虑就是时钟和复位。
时钟:根据时钟的分类,可以分为逻辑时钟,接口时钟,存储器时钟等;
(1)逻辑时钟取决与逻辑的关键路径,最终值是设计和优化的结果,从经验而不是实际出发:低端FPGA(cyclone spantan)工作频率在40-80Mhz之间,而高端器件(stratix virtex)可达100-200Mhz之间,根据各系列的先后性能会有所提升,但不是革命性的。
(2)接口时钟,异步信号的时序一般也是通过FPGA片内同步逻辑产生,一般
关键字:
FPGA 架构设计 复位
敏捷开发宣言中,有一条定律是“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如何定义可可以工作的,这就是需求确定后架构设计的首要问题。而大部分看这句话的同志更喜欢后半句,用于作为不写文档的借口。
FPGA的架构设计最首先可以确定就是外接接口,就像以前说的,稳定可靠的接口是成功的一半。接口的选择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1, 有无外部成熟IP。一般来说,ALTERA和XILINX都提供大量的接口IP,采用这些IP能够提升研发进度,但不同IP在不同FPGA上需要不同license,这个
关键字:
FPGA ALTERA XILINX
勿用讳言,现在国内FPGA开发还处于小作坊的开发阶段,一般都是三、四个人,七八台机器.小作坊如何也能做出大成果。这是每个FPGA工程师都要面临的问题。架构设计是面临的第一关。经常有这样的项目,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匆匆忙忙,号称一两个月开发完毕,实际上维护项目就花了一年半时间。主要包括几个问题,一,性能不满足需求。二,设计频繁变更。三,系统不稳定,调试问题不收敛。
磨刀不误砍柴工,FPGA设计的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第一步。如何将系统的功能需求,转换成FPGA的设计需求,是FPGA架构设计的首要问题。首
关键字:
FPGA 架构设计 SOPC
1 引言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是近几年一种新型的频率合成法,其具有频率切换速度快,频率分辨率高,以及便于集成等优点。在此,设计了基于DDS的频谱分析仪,该频谱分析仪依据外差原理,被测信号与本征频率混频,实现信号的频谱分析。
2 系统设计
图1给出系统设计框图,主要由本机振荡电路、混频电路、放大检波电路、频谱输出显示电路等组成。通过单片机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共同控制AD985l,以产生正弦扫频输出信号,然后经滤波、程控放大得到稳定输出,与经放大处理的被测信号混频,再经放
关键字:
DDS FPGA AD985l
1 引言
目前,由于频谱分析仪价格昂贵,高等院校只是少数实验室配有频谱仪。但电子信息类教学,如果没有频谱仪辅助观察,学生只能从书本中抽象理解信号特征,严重影响教学实验效果。
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简易频谱分析仪设计方案,其优点是成本低,性能指标满足教学实验所要求的检测信号范围。
2 设计方案
图1为系统设计总体框图。该系统采用C8051系列单片机中的 C8051F121作为控制器,CvcloneⅢ系列EP3C40F484C8型FPGA为数字信号算法处理单元。系统设计
关键字:
FPGA 频谱分析仪 AD603
频谱分析仪是微电子测量领域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测量仪器之一,是从事各种电子产品研发、生产、检验的重要工具。高分辨率、宽频带数字频谱分析的方法和实现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现代频谱分析仪是基于现代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的频谱分析仪,信号经过前置预处理、抗混叠滤波、A/D变换、数字频谱分析等环节而得到信号中的频率分量, 达到与传统频谱分析仪同样的结果。
本设计完全利用FPGA实现FFT,在FPGA上实现整个系统构建。其中CPU选用Altera公司的Nios II软核处理器进行开发, 硬件平台关键模块使
关键字:
NIOS II 频谱分析仪 FPGA
由于脉宽调制技术是通过调整输出脉冲的频率及占空比来实现输出电压的变压变频效果,所以在电机调速、逆变器等众多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而电磁法作为一种地球物理探测的有效方法,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矿藏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电磁法仪一般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现阶段,电磁法仪器的发射机部分一般直接采用等宽PWM技术,其电流谐波畸变率较大,电压利用率不高,效率很低。
本文利用FPGA技术,根据SPWM自然采样法原理,设计了应用于电磁法仪的发射机的SPWM系统。该系统应用到现有的电磁法仪器中,
关键字:
FPGA SPWM Matlab
fpga)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fpga)!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fpga)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fpga)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