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媒体爆出英特尔或将以20亿美元收购RISC-V的创业公司SiFive,这一数额大约是该公司估值的4倍。半导体企业转投RISC-V架构,不算是新鲜事。去年,英伟达宣布要以400亿美元收购ARM的消息,而ARM架构的授权使用者中包括英伟达的一系列竞争对手,这让很多半导体行业内的公司感到危机四伏
关键字:
英特尔 RISC-V SiFive 芯片
Arm执行长Simon Segars,与NVIDIA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日前在The Six Five Summit在线会议中,接受科技顾问公司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创办人Patrick Moorhead的采访,正面回答了双方决定合并的原因,以及对科技发展的看法。 NVIDIA创办人暨执行长黄仁勋(中),与Arm执行长Simon Segars(左),接受Patrick Moorhead(右)的采访为什么两者的合并很重要?对Arm的客户有何益处?Arm执行长Simo
关键字:
Arm Nvidia
获悉,英伟达(NVDA.US)向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提交的400亿美元收购软银旗下ARM的方案被迫延误。 据悉,三位知情人士称,欧盟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比英伟达预想的要多。 有报道称,反垄断机构已经告诉英伟达,如果他们不在本月底前提交文件,他们就要等到9月份,因欧洲工作人员夏季休假。该交易的潜在延迟可能会使其超出2022年3月预期完成收购的时间。 潜在延迟是由于该交易自宣布后就遭到了竞争对手和客户以反垄断理由的反对。有报道称,如果英伟达收购失败,高通(QCOM.US)将愿意投资ARM。 今年2月,有
关键字:
英伟达 ARM 收购
ARM宣布,从2023年起,其所有新智能手机CPU内核都将仅为64位,且没有32位兼容模式。 其实早在2013年,苹果就在iPhone 5s中使用了64位A7处理器,我们开始拥有支持64位的智能手机处理器。不久之后,64位CPU同样出现在安卓手机中,不过所有这些CPU既能运行32位代码又能运行64位代码。 因此,我们从仅支持32位,到同时支持32位和64位,再到现在我们将要抛弃32位,进入只有64位的时代。 这对安卓和苹果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32位已死:对安卓和苹果意味着什么?图源:快科技
关键字:
ARM 苹果 安卓 CPU
财联社讯,美国芯片巨头高通(Qualcomm)周日表示,如果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以400亿美元价格出售给英伟达(Nvidia)的交易被监管机构阻止,高通将对投资ARM持开放态度。 高通公司总裁兼候任CEO阿蒙(Cristiano Amon)称,如果ARM目前的所有者软银决定让该公司上市,而非出售给英伟达,那么高通将与行业其他公司一起收购ARM的股份。 阿蒙表示,“如果ARM有一个独立的未来,我认为你会发现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公司都会对投资ARM很感兴趣。”阿蒙还补充说,高通“肯定会对此持开放态度
关键字:
高通 ARM 英伟达
外媒周二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英伟达(Nvidia Corp)已经向中国政府竞争事务监管机构提交了一份申请,要求审查该公司以400亿美元对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收购案并予以批准。该报道还称,中国反垄断律师表示,英伟达的申请书在最近几周已经提交,不过对该收购案的审查耗时可能会长达18个月。英伟达上个月曾表示,它预计对Arm的收购将会在2022年3月完成。就这次收购,2020年9月份,英伟达已经与与日本软银集团达成协议。今年2月,外媒曾报道称,针对英伟达收购Arm一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展开
关键字:
英伟达 Arm
全球知名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供应商伟创力(Flex)近日警告,困扰行业的芯片短缺局面将至少再持续一年,这是最悲观的预测之一。 伟创力采购和供应链负责人Lynn Torrel表示,该公司的半导体供应商已经推迟了对短缺何时结束的预测。Torrel称,“由于需求强劲,芯片短缺预计将持续至2022年中期至年末,这取决于大宗商品供应情况。一些人预计供应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 Torrel表示,随着全球从疫情中复苏,如果疫苗接种导致消费者支出转向服务,人们在消费电子产品上的支出减少,情况可能会改善。 不过她
关键字:
芯片 伟创力
最近,关于日本光刻胶或断供部分国内芯片企业的消息,不时地传出。原因在于日本的光刻胶产能没有提升,且全球第五大光刻胶生产企业信越化学(日本企业)KrF光刻胶福岛工厂关闭,产能受限,但全球芯片的产能在不断的提升,于是光刻胶也开始供不应求了。 相应的,这些光刻胶厂商肯定优先供应大客户,中国的这些小客户自然优先级排在后面,所以也就有可能面临断供的风险。 很多人表示,断供能够逼着我们的光刻胶前进,话是这样没错,但说实话,目前国内光刻胶技术与日本或者说国际领先水平差太远,一旦断供,国产顶不上,影响还是很大的。
关键字:
光刻胶 芯片
近日,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的计划在欧洲受到了广泛关注。一旦英伟达成功斥400亿美元巨资完成对ARM的收购,会使欧盟的自主开发芯片大计受到严重威胁。为此,布鲁塞尔正在考虑使用包括“核手段”——以反垄断理由否决收购案在内的所有选项。 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主管内部市场的欧委会委员布雷顿就表示,他正“紧盯”这项交易,且欧盟“极其了解”这背后的战略意义。为何欧盟甚是担忧? 布雷顿一直将自己描绘为欧盟芯片和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守护者,在他看来,生产商英伟达与设计公司ARM
关键字:
英伟达 ARM
Arm CEO Simon Segars 受邀于 COMPUTEX 在线展开展记者会中,以「激发世界疫后复苏的潜能」为题发表演说。他回顾疫情的演变所带来的省思,以及科技在其间为人类福祉所扮演的角色。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当前的思考核心以 mRNA 疫苗为例,表面上看似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对疫苗进行了研究、开发和部署,造福全球数百万人,实则是科学家们对 mRNA 疫苗投入了数十年的基础研究,未雨绸缪,才能在全球疫情爆发的时刻,发挥关键的力量。对应到科技产业,「可持续性」便是各
关键字:
Arm 信息安全 全面运算
3月份的时候,中芯国际表示在深圳建厂,投资153亿,重点生产28nm的芯片,产能大约是4万片/月。 4月份的时候,台积电表示要投188亿到南京建芯片厂商,工艺也是28nm,产能大约是4万片/月。 5月份的时候,台联电表示也要投资约百亿元,扩产台南科学园区的12吋厂Fab 12A P6厂区的28nm产能,预产能增加2.7万片/月。 目前在全球芯片代工企业排行榜上,台积电排第1、联电排第3、中芯国际排第5。目前台积电的技术是5nm,联电、中芯国际的技术是14nm。 可见28nm对于这三家厂商而言,
关键字:
芯片 28mm 台积电
2021年5月25日-27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国家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开幕。本次会议以“构建开放共享的智能网联汽车新生态”为主题,围绕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安全技术、高精度地图和定位技术、测试评价技术、应用与示范、技术标准与法规等内容展开讨论。 汽车产业继电动化革命之后,已进入以智能化和网联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阶段。以自动驾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汽车发展成为产业竞争的焦点,同时仍有技
关键字:
汽车 芯片 智能网联
5月27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应对全球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特斯拉将采取多项新举措,包括特斯拉正与韩国、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行业运营商讨论确保芯片供应的提议,还提前支付芯片费用以确保关键材料的供应,并在考虑收购芯片工厂的可能。 在半导体行业供应商、芯片制造商和咨询公司工作的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正在与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和美国的行业运营商讨论确保芯片供应的方案。同时,特斯拉对直接收购芯片工厂也表示出兴趣,只是这种想法目前还处于初期起步阶段。考虑到这将涉及到高昂的成本,这样的收购将十分困难。特斯拉需要最
关键字:
特斯拉 芯片 收购
Arm 正式宣布推出第一个基于Arm v9架构的全面运算解决方案,而此新的全面运算方案,具有三大关键特色,分别为运算效能、便于开发、以及安全性。Arm 藉由实践这三大关键支柱,提供极致的效能、安全性、扩充性与效率,并让世界各地数百万名开发人员更易于使用。这些弹性解决方案将使 Arm 的合作伙伴得以为多元而广泛的应用,带来次世代的沉浸式与交互式体验。Arm 全新的全面运算解决方案采用全方位的、扩及整个系统的优化方式,横跨硬件 IP、实体 IP、软件、工具与标准,为 Arm 的伙伴提供最宽广的选择,以因应消费
关键字:
Arm V9
近日,Arm正式发布了最新的V9架构,这是目前首款全面计算解决方案,落实 Arm全面计算设计战略的三大关键原则——计算性能、开发者可及性和安全性。在公开场合中,Arm高级副总裁兼终端设备事业部总经理
Paul Williamson 表示:“我们正致力于将
Armv9技术引入到各个领域,以系统级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安全的专用处理能力所具备的诸多优势,意味着基于 Arm
架构的计算技术正在构建超越智能手机市场以外的领导地位,借助移动生态系统带来的巨大规模优势,在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云等应用领域
关键字:
Arm V9
arm 芯片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rm 芯片!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rm 芯片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rm 芯片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