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7 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一,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将为其搜索引擎和开发人员推出聊天机器人服务和更多 AI 项目,也就是“Bard”(细节后续公布),以应对微软引领的新计算浪潮。相对于 OpenAI 的 ChatGPT,皮查伊表示这项新服务重复吸收了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而ChatGPT 的知识只是截至 2021 年的知识,“Bard 寻求将世界知识的广度与我们人工智能的力量、智慧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微软也表示它计划在当地时间周二发布自家的 AI 产品。目前行业内一时
关键字:
谷歌 ChatGPT Bard 微软 AI
2月7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一,谷歌宣布将推出名为Bard的AI聊天机器人,与当前流行的ChatGPT展开直接竞争。谷歌将首先向“值得信赖的测试人员”开放Bard,然后在未来几周向公众开放。Bard由谷歌的大型语言模型LaMDA(即对话应用语言模型)支持,该服务能在获得简单提示的情况下生成详细答案,比如午餐做什么。上周有媒体报道称,谷歌正在员工中测试Bard的部分功能,这是其应对流行聊天机器人ChatGPT“红色代码”计划的一部分。Bard的功能包括名为“Apprentice Bard”的聊天机器人,以及
关键字:
谷歌 AI 聊天机器人 Bard ChatGPT
2022年11月,AI圈出现一位炙手可热的新星——ChatGPT,它是由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一款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仅仅是AI聊天机器人?ChatGPT使用了Transformer神经网络架构,也是GPT-3.5架构,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尤其是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
关键字:
ChatGPT OpenAI 人工智能 微软 AI
2月2日,雷军发微博称,小米集团对泄密事件零容忍。希望所有供应商伙伴一定认真执行《保密协议》。1月22日,小米汽车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因对其下游供应商管理不善,泄露了汽车前后保险杠的早期设计稿。2月2日,小米公司发言人发布“汽车设计文件泄密”事件处理结果。小米表示,依照《保密协议》对其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肇事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要求该公司出具行之有效且责任到人详细整改方案,全面升级保密措施。
关键字:
小米 汽车 泄密
虽然过去人们对通用人工智能(AGI)总有各种抽象的想法,但如今,随着图像生成、代码生成、自然语言处理等AI生成技术的发展,通用人工智能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生成式AI是技术底座之上的场景革新,涵盖了图文创作、代码生成、游戏、广告、艺术平面设计等应用。可以看到的是,以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AI技术已经来到规模化前夜、爆发前的奇点。一方面,人类对AGI的想象开始具象;另一方面,对AGI前途无量感到震惊的科学家们,则开始着手探讨并如何塑造 AGI 的未来。从狭义AI到通用AI到目前为
关键字:
AI
据CNBC报道,谷歌员工一直在测试几个潜在的ChatGPT竞争对手,这是这家科技巨头推出应对OpenAI技术的一部分。纽约时报》此前的一篇报道称,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宣布 "红色代码",并加快了人工智能的开发,以便能够在今年推出至少20种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现在,CNBC详细介绍了该公司正在开发的几个产品,包括一个名为 "学徒巴德 "的聊天机器人,它使用谷歌的LaMDA对话技术。显然,谷歌管理层要求LaMDA团队优先开发Chat
关键字:
ChatGPT AI
前言:现今已是2023年了,科技在快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AI作为核心驱动力量为医疗行业、汽车行业以及AI等行业带来了巨大转变。如在医疗行业,应用认知计算技术AI能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医院平台,能从各种渠道分析访问者的健康状况并提供保健相关的洞察力,并与访问者进行双向互动。对于患者而言,AI可以帮助自己预知发病时间,并及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在汽车行业,可以利用AI技术进行自动驾驶,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创造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方式;如在AI行业,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学习大量而深
关键字:
NVIDIA GPU AI 思腾合力
目前碳化硅(SiC)在车载充电器(OBC)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在电驱的话已经开始逐步有企业开始大规模应用,当然SiC和Si的功率器件在成本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SiC的衬底良率还有长晶的速度很慢导致成本偏高。随着工艺的改进,这些都会得到解决。同时SiC由于开关速度比较快,衍生出来的问题在应用里还没有完全的暴露出来,随着SiC的终端客户在这方面的应用经验越来越丰富,SiC的使用也会趋于成熟。接下来,安森美(onsemi)汽车主驱功率模块产品线经理陆涛将和您聊聊关于未来SiC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普及及应用。
关键字:
安森美 功率器件 汽车
意法半导体(ST)是一家拥有非常广泛产品组合的半导体公司,尤其汽车更是ST非常重视的市场之一。 意法半导体车用和离散组件产品部策略业务开发负责人Luca SARICA指出,2022年车用和离散组件产品部(ADG)占了ST总营收的30%以上。ST在2021年的营收达到43.5亿美元,而若与2022年相比,车用产品部门与功率和离散组件部门的营收增幅都相当显著,达30%以上。车用和离散组件产品部拥有意法半导体大部分的车用产品,非常全面性的产品组合能够支持汽车的所有应用。 图一 : ADG营运策略ADG
关键字:
汽车 ST 碳化硅
根据汽车制造商和交易者协会(SMMT)今天发布的最新数据,英国汽车产量在2022年下滑了9.8%,降至775,014辆。12月为动荡的2022年画上了句号,汽车产量在10月和11月实现增长后在该月下降了17.9%,全年产量的大部分损失发生在上半年。
UK made cars – top export markets 2022与2021年相比,年总产量减少84,561辆,比2019年疫情前的1,303,135辆减少了40.5%,相当于减少生产超过50万辆汽车。[1]产量低迷的主要原
关键字:
汽车 产量 电动汽车
IDC于近日发布了《AI与大数据开源生态研究》报告,本报告重点研究了中国AI与大数据开源生态的市场格局、市场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能够帮助技术供应商把握制胜因素,也可使终端用户了解应用机会、市场空间等。开源技术是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最早的开源数据库、深度学习框架、算法模型,到今天端到端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再到开发语言,以及底层的开发平台,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已不再是简单的训练算法模型,而更重要的是打造端到端的AI技术栈。AI与大数据开源以数据库、AI开发框架等为重点开发领域,未来还将逐步加
关键字:
AI IDC 大数据 开源生态
1月11日,达摩院2023十大科技趋势发布,生成式AI、Chiplet模块化设计封装、全新云计算体系架构等技术入选。达摩院认为,全球科技日趋显现出交叉融合发展的新态势,尤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酝酿的新裂变,将为科技产业革新注入动力。颠覆性的科技突破也许百年才得一遇,持续性的迭代创新则以日进一寸的累积改变着日常生活。进入2023年,达摩院预测,基于技术迭代与产业应用的融合创新,将驱动AI、云计算、芯片等领域实现阶段性跃迁。AI正在加速奔向通用人工智能。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将实现图像、文本、音频等的统
关键字:
达摩院 AI Chiplet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网络边缘端数据逐渐由地理上分布广泛的移动终端和IoT设备所创建,这些在网络边缘生成的数据比大型云数据中心生成的数据还要多。与此同时,得益于摩尔定律的突破,人工智能的发展再次迎来新的高潮,大众耳熟能详的无人驾驶、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理念,都是AI发展的延伸。因此结合边缘设备、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边缘智能的出现便顺理成章了,边缘智能不仅可以满足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智能设备的高服务质量,还能打破传统云计算对网络环境和数据安全的限制。2023年,边缘智能早已进入人们的视线。边缘+智能2
关键字:
ADI MCU AI 微控制器
IDC在之前发布的市场份额报告基础上,于近日发布了《中国RPA+AI市场分析,2022》报告。报告对RPA+AI市场生态、主要厂商、行业用户需求、典型用户应用现状、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来看,中国RPA+AI市场还将保持稳定增长;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而言,未来RPA+AI将在多个行业迎来规模化应用。技术供应商应关注未来发展趋势,在产品能力升级、市场生态拓展上把握先机,保持竞争优势。市场概况:全面普及,稳定增长在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推进的背景之下,RPA+AI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工作流程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关键字:
RPA AI IDC
AI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NVIDIA似乎准备将它深深地融入显卡驱动。消息称, NVIDIA正在开发全新的显卡驱动,专门用于AI优化、深入提升性能。据说, 这款驱动最快可能第一季度内发布,将带来平均大约10%的性能提升,最高可达30%。用了什么样的AI技术暂不清楚,据称会重点改进指令、吞吐量、硬件利用率、线程、设置。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NVIDIA
ai+汽车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汽车!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汽车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汽车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