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公布最新一季全球晶圆厂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半导体产业将有18座新晶圆厂启建,包括三座8吋和15座12吋晶圆厂,其中大部分厂房可望于2026年至2027年间开始量产。SEMI全球营销长暨中国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生成式AI与高效能运算(HPC),正推动先进逻辑与内存领域进步,而主流制程则继续支撑汽车、物联网和功率电子类别等关键应用。曹世纶表示,半导体产业正处于关键时刻,扩产投资正在推进先进与主流技术发展,以满足全球产业需求。2025年即将启建的18座新晶圆厂,再次展现半导体产业
关键字:
AI 晶圆厂
随着AI、物联网、5G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部署,我们迎来了数据量爆炸式增长的全新时代。在此背景下,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推动各行各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作为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嵌入式解决方案服务商,研华科技始终紧跟技术革新的市场需求,以Edge Computing & Edge AI为核心,推动着工业AI的发展潮流。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业AI行业涌现出了许多热点问题和新概念。其中,Edge AI作为新兴的技术趋势,正以其独特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响应优势
关键字:
研华 Edge Computing Edge AI 工业AI
发布于2024年12月13日随着物联网、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兴起,以及医疗成像解决方案向智能边缘的普及,这类在功率与散热方面受限的应用设计正变得前所未有地复杂。为了解决加速产品开发周期和简化复杂的开发流程的关键挑战,Microchip Technology Inc.(微芯科技公司)发布了用于智能机器人和医疗成像的PolarFire® FPGA和SoC解决方案协议栈。新发布的解决方案基于Microchip已经可用的智能嵌入式视觉、工业边缘和智能边缘通信协议栈。新发布的解决方案协议栈包括用于A-ass
关键字:
Microchip 医疗成像 智能机器人 PolarFire® FPGA SoC
1 月 5 日消息,近年来,苹果公司的 A 系列智能手机处理器经历了显著的技术演进。从 2013 年采用 28 纳米工艺的 A7 芯片,到 2024 年采用 3 纳米工艺的 A18 Pro 芯片,苹果在核心数量、晶体管密度和功能特性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随着制程技术的不断升级,芯片制造成本也大幅攀升,为苹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注意到,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Creative Strategies 的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本・巴贾林(Ben Bajarin)的报告,苹果 A 系列芯片的晶体管数量从 A7 的
关键字:
SoC 智能手机
前言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数据中心处理能力的显著增长。如图1所示,英飞凌预测单台GPU的功耗将呈指数级上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约2000W [1] ,而AI服务器机架的峰值功耗将突破惊人的300kW。这一趋势促使数据中心机架的AC和DC配电系统进行架构升级,重在减少从电网到核心设备的电力转换和配送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图2(右)展示了开放计算项目(OCP)机架供电架构的示例。每个电源架由三相输入供电,可容纳多台PSU;每台PSU由单相输入供电。机架将直流电压(例如,50V)输
关键字:
英飞凌 AI CoolSiC CoolGaN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最新屏幕显示技术AI Home扩大应用到生活家电,推出搭载AI Home屏幕的冰箱、洗烘衣机、烤箱等家电新品,将抢先在7日揭幕的2025美国消费电子展(CES 2025)亮相。一年一度的全球消费性电子盛会CES,7日到10日在美国拉斯韦加斯登场。堪称CES常客的三星,今年主打导入AI Home技术的智能家电产品线,强调透过先进AI和互联功能将家电无缝串联整合,主要靠三星的智能家庭整合平台SmartThings管理。AI Home的概念是让用户经由家电装置的
关键字:
三星 AI Home 智慧家电 CES
苹果原本计划在今年推出的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两款机型上搭载台积电2nm处理器芯片,现如今可能会将时间推迟12个月至2026年。因此,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的iPhone 17系列中或将采用3nm的台积电N3P工艺,而非2nm制程。用不起的台积电2nm工艺目前,台积电已在新竹宝山工厂开始了2nm工艺的试产工作(每月5000片晶圆的小规模生产),初期良率是60%,这意味着有将近40%的晶圆无法使用,每片晶圆的代工报价可能高达3万美元。第一座工厂计划位于新竹县宝山附近,毗邻
关键字:
台积电 2nm 三星 AI 英特尔 苹果 高通
1 月 3 日消息,SK 海力士今日宣布将参加于当地时间 1 月 7 日至 10 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 2025)”,届时展示面向 AI 的存储器技术实力。据了解,SK 海力士将在 CES2025 展出 HBM、企业级固态硬盘等面向 AI 的代表性存储器产品,也将展示专为端侧 AI 优化的解决方案和下一代面向 AI 的存储器产品。目前,该公司已率先实现量产并向客户供应 12 层第五代 HBM(HBM3E),在此展会将展出公司去年 11 月宣布开发完成的 16 层第五代
关键字:
SK海力士 CES 2025 122TB 企业级固态硬盘 AI
AI的背后是算力,算力的尽头是电力。那么,生成式AI到底有多耗电?当下训练AI大模型使用的主流算力芯片英伟达H100芯片,一张最大功耗为700瓦,这意味着运行一小时就要耗电0.7度。以GPT-3为例,据估计其训练过程使用了大约1287兆瓦时(也就是128.7万度)电力。在数据中心领域,传统数据中心的耗能依旧是最大的,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爆全球,大模型数量激增加上ChatGPT使用率飙升,AI电力消耗大幅增加,推动了数据中心耗电量快速抬升。据《纽约客》杂志披露,OpenAI旗下聊天机器人ChatGPT日耗
关键字:
大模型 核电 AI
刚克服监管阻力被英伟达收购,以色列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Run:ai就要将旗下软件开源了。美东时间12月30日周一,Run:ai在自家官网公布,目前仅在基于英伟达系统运行的Run:ai软件将开源。这意味着,AMD和英特尔等英伟达的对手将能获取Run:ai的代码,调整它用于采用英伟达竞品硬件的计算机。Run:ai 表示:“我们渴望在迄今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扩大我们优秀的团队,扩大我们的产品和市场覆盖范围。开源软件将让它(软件)能够扩展到整个 AI 生态系统。”Run:ai的软件帮助管理和优化AI硬
关键字:
英伟达 AI 软件开源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 AI 技术的应用,以便实现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AI 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AI 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功能水平,还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操作以及使用体验。在家电领域,AI 技术也为产品提供了许多想象空间。恩智浦深耕家电领域,在家电产品中有许多 MCU 的成功案例,应用在家电的控制板、马达驱动、屏幕显示、触摸按键等功能。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恩智浦也没有落下,跟上时代的步伐,推出了带有 NPU
关键字:
恩智浦 MCX N947 NPU AI 咖啡胶囊识别
12 月 27 日消息,“深度求索”官方公众号昨日(12 月 26 日)发布博文,宣布上线并同步开源 DeepSeek-V3 模型,用户可以登录官网 chat.deepseek.com,与最新版 V3 模型对话。援引博文介绍,DeepSeek-V3 是一个 6710 亿参数的专家混合(MoE,使用多个专家网络将问题空间划分为同质区域)模型,激活参数 370 亿,在 14.8 万亿 token 上进行了预训练。多项评测成绩超越 Qwen2.5-72B 和 Llama-3.1-405B 等开源模型,
关键字:
DeepSeek-V3 AI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认为,ASIC(专用集成电路)针对特定场景设计,有配套的通信互联和软件生态,虽然目前单颗ASIC算力相比最先进的GPU仍有差距,但整个ASIC集群的算力利用效率可能会优于可比的GPU,同时还具备明显的价格、功耗优势,有望更广泛地应用于AI推理与训练。看好ASIC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云厂商ROI提升,同时也建议关注定制芯片产业链相关标的。AI ASIC具备功耗、成本优势,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有望高速增长。
关键字:
AI ASIC
近日,Cloudera发布2025年五大科技趋势预测,揭示了在未来一年生成式AI和AI Agent等创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生成式AI的应用将趋向务实,AI Agent将在商业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企业面临着AI生成数据激增的挑战,亟需提升数据治理能力。企业需要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多云策略来访问、存储和分析数据,从而获取数据的最大价值,充分发挥AI潜力。预测一:生成式AI热度减退,企业将采取更务实的AI策略预计到2025年,企业将在生成式AI应用上分化为两大阵营。一类是已成功应用生成式AI的企业,通过
关键字:
Cloudera AI Agent AI智能体
曾经对美中之间不断加速的AI军备竞赛警告的谷歌前CEO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近日受访时指出,中国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令人惊讶,先前美国AI技术对中国有2~3年的领先优势,现在已缩小至不到1年,而且缩小的速度正在加快。施密特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电视访问时表示,中美之间的竞争已达到关键的转折点,尽管美国目前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已大幅缩小了差距,曾经是2-3年的技术优势已经缩小到不到一年,这标志着中国AI技术能力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前进,此一新的进展其对全球安
关键字:
谷歌 AI
ai soc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soc!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soc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soc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