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次收购进一步扩展西门子面向中小型企业 (SMB) 的 PCB 设计解决方案,实现从设计到制造准备阶段的广泛支持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日前宣布完成对 DownStream Technologies 的收购。DownStream 是印刷电路板 (PCB) 设计领域制造数据准备解决方案的先锋供应商,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强化西门子的 PCB 设计解决方案,同时扩展其在电子行业中小型企业 (SMB) 中的市场布局。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西门子 EDA 首席执行官 Mike Ellow 表示:“
- 关键字:
西门子 DownStream PCB设计 PCB
- 在电子制造领域,PCB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重要载体。而在PCB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通孔、盲孔和埋孔是三种常见的孔类型,它们在电路板的电气连接、结构支撑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三种孔的定义、特点及应用场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它们。一、通孔(Through Hole, PTH)定义:通孔是从电路板的一侧穿过到另一侧的孔,能够完全贯穿整个电路板。它们通常用于连接不同层次的电路,提供电气连接和机械支撑。特点:结构:通孔具有较大的直径和深度,以适应元件引脚的大小和插入深度。制作工
- 关键字:
PCB设计 FPC 印刷电路
- 相信每个硬件工程师应该都用过DC-DC,那么分压反馈电阻的取值有没有想过呢?实际应用中大抵都是直接抄的手册中推荐的分压电阻阻值,就算没有正好对应输出电压的分压阻值,也一般是选择接近的电阻大小。但是,总会有个别人可能想过:我想降低系统功耗,因此想让FB的分压电阻成倍增大,那到底有没有风险呢?最近在自己电脑的文件夹看到有一个文档能回答这个问题,因此,我就直接复制粘贴过来了,感兴趣的兄弟们可以看看,分压电阻主要影响4个方面:1、效率2、输出电压精度3、噪声敏感性4、稳定性文档全文如下:引言电阻式分压器是所有DC
- 关键字:
DCDC PCB设计
- 回前两天画了一个功率板子,但是由于走线的线径太细,因此在上电的一瞬间一根电线被立即烧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最后只能通过外部飞线的方式来替换烧断的电线。以前公司使用的PCB板通常都是6层、8层和10层,组件排列而且紧密,空间非常紧张。因此为了能够布下较粗的线,我们通常通过不断地压缩空间来布线。但是,有时候空间实在不够,在布局的限制下,我们只能根据需要适当减小走线的宽度,来满足布完线。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得出在一般情况下1安培的电流基本需要使用1毫米宽的导线就可以满足。那么,根据这个经验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出,
- 关键字:
PCB设计 FPC 印刷电路
- 1、PCB板上的走线的宽度和能承受电流的大小关系?PCB电路板上有信号走线和电源走线,了解走线宽度和承载电流的关系,对绘制PCB非常重要。通常PCB的铜箔厚度为1盎司(35um),假设走线的宽度为2mm。截面积=0.035*2=0.07mm²。一般PCB走线的电流密度为30A/mm²。所以,宽度为2mm的走线可以承载的电流为30A*0.07等于2.1A。宽度为1mm的走线,承载电流的能力为1.05A。2、晶振在PCB板上位置及如何处理?晶振需要放在CPU附近,离CPU的晶振引脚要近。如果是无源晶振,2个匹
- 关键字:
PCB 走线 PCB设计
- PCB走线的电阻如何计算?很多硬件朋友会说,用万用表去测量PCB走线两端的阻值,就可以知道走线的电阻。如果真的用万用表去测量,测量的结果基本是0,非常不准确。也有朋友会说,我们可以分别测量走线两端的电压。比如PCB走线两端分别定义A端和B端,电路板上电后,测量A端的电压值为3.3V,B端电压为3.1V,也就是这根走线的压降为0.2V。如果知道走线的电流为1A,可以算出走线的电阻为200毫欧。这种情况,如果电流比较大的情况,好像可以计算出电阻值,但精度似乎也不高。如果走线上的电流小的时候,也不太好测量。我们
- 关键字:
PCB 电阻 PCB设计
- 在HDMI高速信号布线中,地孔(接地过孔)的间距设置需综合考虑信号完整性、电磁兼容性(EMC)和制造工艺。以下是关键要点和建议:1. 基本原则信号频率与波长:HDMI信号最高频率取决于版本(如HDMI 2.0时钟频率可达600MHz)。通常建议地孔间距为 信号波长(λ)的1/10~1/20。例如,600MHz信号在FR4板材中的波长约为5cm,则间距约为 0.5~2.5cm。回流路径连续性:确保地孔提供低阻抗回流路径,减少信号环路面积和串扰。2. 工程实践经验通用间距建议:每1~2cm
- 关键字:
HDMI PCB设计
- 柔性印刷电路(FPC)是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高可靠性和优异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它具有布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可弯曲性好等特点。概述FPC,也被称为柔性印刷电路,因其重量轻,厚度薄,自由弯曲和折叠等优异特性而受到青睐。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电路板设计越来越向高精度、高密度方向发展。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FPC缺陷自动检测已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柔性印刷电路(FPC)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发展航天火箭技术而开发的一项技术。它由聚酯薄膜或聚酰亚胺作为基材制成,可靠性高,柔韧性好。通
- 关键字:
PCB设计 FPC 印刷电路
- 在高速PCB设计中,BGA、QFN等高密度封装器件的breakout布线(又称neck-down区域)往往是信号完整性的薄弱环节。当走线从焊盘引出时,线宽骤变、参考平面不连续、空间受限等问题会引发显著的阻抗突变,导致信号反射、边沿畸变甚至误码率上升。如何在这一关键区域实现阻抗连续性控制,已成为硬件工程师必须掌握的进阶技能。走线的宽度从3mil变成了4.5milNeck Design 即从芯片引脚密集区域向外扩展布线的设计过程,也叫 Break out。在现代高速 PCB 设计中,芯片引脚间距越来越小,引脚
- 关键字:
PCB设计 高度电路
- / 前言 /功率半导体热设计是实现IGBT、碳化硅SiC高功率密度的基础,只有掌握功率半导体的热设计基础知识,才能完成精确热设计,提高功率器件的利用率,降低系统成本,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器件热设计基础系列文章会比较系统地讲解热设计基础知识,相关标准和工程测量方法。功率半导体的电流密度随着功率半导体芯片损耗降低,最高工作结温提升,器件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也就是说,相同的器件封装可以采用更大电流规格的芯片,使输出电流更大,但同时实际的损耗和发热量也会明显增大。功率器件中的分立器件、Easy系列模块,Eco
- 关键字:
英飞凌 功率器件 PCB设计
- 1.1 目的 原理图设计是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一份规范的原理图对设计PCB、跟机、做客户资料具有指导性意义,是做好一款产品的基础。原理图设计基本要求: 规范、清晰、准确、易读。 因此制定此《规范》的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培养硬件开发人员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增强硬件开发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效率和开发成功率,保证产品质量。1.2 基本原则1.2.1 确定需求:详细理解设计需求,从需求中整理出电路功能模块和性能指标要求等1.2.2 确定核心CPU:根据功能和性能需求制定总体
- 关键字:
原理图 电路设计 PCB设计
- 一、什么是ESD?ESD代表静电放电。许多材料可以导电并积累电荷。ESD 是由于摩擦带电(材料之间的摩擦)或静电感应而发生的。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物体都会在其表面形成固定电荷(静电)。当这个物体放置得太靠近另一个带电物体或材料时,电压差会导致电流在它们之间流动,直到恢复电荷平衡。因此,可以将静电放电定义为两种带电材料或物体之间由接触、短路或电介质击穿引起的瞬时电流流动。对于消费类产品,ESD 和空气中的介质击穿通常发生在两点之间的电场大于 40 kV/cm 时。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会影响电场强度。例如,
- 关键字:
ESD PCB设计
- 在DCDC电源电路中,PCB的布局对电路功能的实现和良好的各项指标来说都十分重要。本文以buck电路为例,简单分析一下如何进行合理PCB layout布局以及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如有问题,欢迎指正。首先,以最简单的BUCK电路拓扑为例,下图(1-a)和(1-b)中分别标明了在上管开通和关断时刻电流的走向,即功率回路部分。这部分电路负责给用户负载供电,承受的功率较大。结合图(1-c)中Q1和Q2的电流波形,不难发现,由于电感的存在,后半部分电路中不会存在一个较高的电流变化趋势,只有在两个开关管的部分会出现高电
- 关键字:
DCDC PCB设计
- 你画的原理图长得什么样?会不会也存在下面的问题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说说那些年你对原理图做过的“糗事”。1、不光代码有可读性,原理图也有。原理图不仅仅是自己看,其他人也会看。把原理图分模块,可以让原理图更清晰,也可以快速地找到具体的位置。2、一张原理图就好像一个家,想想如果家里的东西随意摆放,毫无章法,你一定会很糟心。原理图也是一样,每根走线、每个字符放,都需要认真的放置。看了下图,修改之后是不是整齐清洁了呢。3、上、下拉就有一个上、下拉的样子。尽量不要有多余的交叉点。另外在进行总线连接的时候,要熟悉
- 关键字:
原理图 电路设计 PCB设计
- PCB布线工作对于很多工程师来讲就是连连看,而且还是一项非常枯燥乏味的工作。这其实只是一个初级的认知,一位优秀的PCB设计工程师还是能做很多工作并能解决很多产品设计中的问题的。本文结合一些大厂的设计规则以及部分的技术文章,将分享一些PCB设计中布线的要点,仅供参考。1、通用做法在进行PCB 设计时,为了使高频、高速、模拟电路板的设计更合理,抗干扰性能更好,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合理选择层数;在 PCB 设计中对高频、高速电路板布线时,利用中间内层平面作为电源和地线层,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寄生
- 关键字:
PCB设计 布线
pcb设计介绍
在高速设计中,可控阻抗板和线路的特性阻抗是最重要和最普遍的问题之一。首先了解一下传输线的定义:传输线由两个具有一定长度的导体组成,一个导体用来发送信号,另一个用来接收信号(切记“回路”取代“地”的概念)。在一个多层板中,每一条线路都是传输线的组成部分,邻近的参考平面可作为第二条线路或回路。一条线路成为“性能良好”传输线的关键是使它的特性阻抗在整个线路中保持恒定。
线路板成为“可控阻抗板”的关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