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与之密切相关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功能对芯片的算力要求越来越高。伴随芯片算力的持续提升其功耗也在不断增加,面临的场景也更加复杂多变,但市场却需要尽可能的降低整体功耗,以延长车辆续航里程,这些变化与要求给工程师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高速计算芯片采用了更低的电压供电,但不可避免的带来更大的电流,并且电压裕量更小● 场景越来越复杂,导致负载变化更剧烈,电流变化速率更高● 汽车安全性要求更高,任何负载变化
关键字:
智能汽车 电源环路响应测试 泰克
华为智选车的首款轿车智界S7将于11月发布,这款车是华为与奇瑞合作研发的,定位为高能大空间智慧轿跑。与问界不同,智界S7不是SUV车型,而是一款轿车。除了搭载了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和HarmonyOS4智能座舱,智界S7还具备高颜值和全维安全实力,拥有宽敞的驾乘空间。此外,智界S7还采用了21英寸锻造轮毂、Brembo高性能卡钳以及碳纤维尾翼,展现出运动底色。预计新车的售价会在28万元左右。问界M9则与智界S7有所不同。问界M9是由华为与赛力斯合作开发的一款全尺寸大型SUV,定位为该系列的旗舰车型。据悉,问界
关键字:
华为 新能源汽车 智能汽车
说起自动驾驶想必各位读者都不陌生,大家是不是习惯性理解为“大脑+电机”就能组成一台自动驾驶汽车呢?就在前两天,恩智浦2023首席技术官媒体交流会上,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Lars Reger先生针对这一概念,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认为自动驾驶就是让一台普通汽车拥有大脑,那么你愿意让ChatGPT帮你开车吗?”很显然,我们在座各位都不会同意这一方案,毕竟谁能放心完全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人工智能手里呢?于是,Lars Reger向我们介绍了恩智浦对于自动驾驶领域的独特见解,以及他们正在帮助世界实
关键字:
202310 恩智浦 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 车身控制
_____9月8日,泰克参加了在比亚迪举办的【走进比亚迪创新技术展示交流会】,展会聚焦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新趋势,组织新材料、智能网联、自动驾驶、降本增效等前沿技术及新产品领域的优质供应商前来展示交流,集中展现汽车行业最前沿的技术与产品,促进汽车上下游健康发展。随着全国新能源汽车及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推行,汽车行业正面临着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巨大变革。作为全球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提供商,泰克科技致力于成为智能汽车测试的领跑者,走在行业发展趋势前沿,聚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汽车三电(
关键字:
比亚迪创新技术交流会 泰克 智能汽车
汽车产业智能化、电气化的浪潮推动着汽车软、硬件的变革。黑芝麻智能近日主办的"2023智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汇聚了众多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产业变革和发力方向。英飞凌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高级总监王丽雯发表了主题为"半导体赋能智能驾驶和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的演讲。主机厂对车辆的打造逐渐从对机械性能的追求转向用软件定义汽车的阶段,软件在整车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用来支撑功能实现的硬件,在整个链路中的地位尤显重要,硬件如底座般支撑着软
关键字:
黑芝麻智能 智能汽车
谈起近两年的智能驾驶演变过程,可以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名《狂飙》来形容。汽车领域进入智能化赛道之后,不仅拼马力,更要拼芯片算力。芯片在新能源汽车中充当的是车辆的“大脑”,算力水平越高车机系统处理数据的能力越强,对软件的服务能力越好。为了营造出智能化水平更为出色的数据,各大车企在芯片算力上进行内卷。有数据显示,中国自动驾驶行业2022年规模增速将达到24%;智能摄像头产品出货量增速超15%,催生出大量的智能芯片需求。但我们的车辆真的需要那么高的算力水平,消费者有必要为那些“高智能”买单吗?造车大厂“卷”得冒火
关键字:
算力 自动驾驶 智能汽车 辅助驾驶
如果不能抓住智能电动网联汽车的机会,无论是多么强大的公司,将来都有可能消失掉。
关键字:
华为 智能汽车
3 月 22 日消息,英伟达宣布,从明年开始,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将在其全系列车辆中使用英伟达 Drive Orin 集中式计算平台,进一步扩大其王朝、海洋系列汽车的多种车型中对 DRIVE Orin 的使用,将更安全和智能的汽车推向市场。NVIDIA 和比亚迪都相信,未来的汽车将是可编程的,从基于许多嵌入式控制器发展到高性能集中式计算机 —— 在汽车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通过软件更新来交付和增强功能。据介绍,DRIVE Orin 是目前市场上性能最强的车用处理器,自去年投产以来便已成为该行业中新一
关键字:
比亚迪 英伟达 NVIDIA DRIVE 智能汽车
2022 年 11 月 22 日德国赛劳夫讯 - 鉴于汽车行业逐步提升的安全及驾驶辅助功能需求,麦格纳近日宣布提升其位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分支的全球ADAS工程中心的能力。该分支将与一家提供工程服务和人才招聘的伙伴合作,计划于2025年年底之前招聘约300名工程师。位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的ADAS工程卓越中心 新组建的工程团队将致力于未来系统、算法和软件的开发,从而为全球汽车市场交付包括自动高速公路驾驶、泊车辅助、环车影像等在内的下一代ADAS解决方案。“众所周知,麦格纳在蒂米什瓦拉拥有强大的电
关键字:
ASAS 智能汽车
汽车“四化”发展方向是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包含自动驾驶、网联化、动力系统电气化和共享移动化。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对于整车智能化程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其整车的控制能力要求也大幅提升,这一过程推动整车电子电器架构逐渐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专用域控制器架构进行不断演进和发展,以便提供更加高速、安全、可靠的电子架构。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智能驾驶功能能够运行在具有高性能软件到硬件集成的专用中央域控制器上,同时也要求整车控制这块也需要运行于稳定性、可靠性极高的中央与控制器上,这样的中央域控制器不仅需要充当对于整个车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控制器
CAN FD等接口使用被称为差分传输的传输方式。差分传输通过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位差传输信号,因此具有不易受外部辐射噪声影响的特点。1. CAN FD是什么CAN FD是连接汽车内的ECU或电脑并进行通讯的车内局域网之一。CAN FD能够以比以往的CAN标准更快的速度进行通讯。2. 噪声问题CAN FD具有比以往的CAN更高的比特率,这也增加了CAN通讯时产生的发射噪声问题。CAN FD等接口使用被称为差分传输的传输方式。差分传输通过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位差传输信号,因此具有不易受外部辐射噪声影响的特点。此外
关键字:
智能汽车 CAN
近年来,智能汽车行业对于大算力芯片的需求迅速增长,但是高昂的芯片成本令不少车企望而却步,影响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速度。与此同时,一种名为芯粒(Chiplet)的技术突然火了起来,这种技术通过将一颗大芯片拆分成若干小芯片,再重新封装在一起,能够大幅降低大算力芯片的成本,用相对传统的工艺实现甚至超过更先进工艺所能达到的性价比。芯粒技术能否解决智能汽车的算力瓶颈?专家们对此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芯粒(Chiplet)技术并不适合汽车市场,这种观点是否合理?焉知特别采访了芯砺智能创始人兼CEO张宏宇,作为智能汽车芯片
关键字:
芯粒 Chiplet 智能汽车 算力竞赛
以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汽车“新四化”时代,正在加速推进汽车行业技术和架构的快速演进。例如,传统的分布式方案将被集成式方案取代,包括ECU、传感器在内的硬件会得到高度整合;汽车OEM会更关注客户在接口软件层面上的创新,以及为终端客户提供差异化产品的能力。同时,电动汽车、自动驾驶、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市场需求的猛增,也大大增加了OEM厂商对汽车系统电子组件的依赖。根据德勤(Deloitte)的预计,到2030年,电子系统将占据新车成本的45%左右。但可能有一些不太
关键字:
智能汽车 FPGA
9月7日,高通创投-红杉中国智能互联创业大赛来到太湖之滨的无锡,为烟波浩渺的水乡带来了一份前沿技术创新的火热,一幅“智相联、万物生”的未来科技画卷在此徐徐展开。今年是高通创投在中国举办创业大赛的第十四年,既有老朋友——比如十四年来从不缺席大赛评审团的重磅投资人,也有新风向——深科技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更加紧密,元宇宙、智能汽车创新创业正当时。此次大赛的报名项目数量高达217个,技术领域覆盖AI、物联网、XR、智能汽车、机器人、云服务和云游戏、音视频、边缘计算等,产业类型囊括元宇宙、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
关键字:
元宇宙 智能汽车 创新创业
吕鹏(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线产品规划与Marketing高级总监) 虽然完全的L5级自动驾驶短期还无法商用,但包含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的智能汽车的相关技术正逐步量产上车。 历经过去几年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智能座舱已进入快速渗透期。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新车中,智能车机(含联网、OTA功能)上险量为385.43万辆,同比增长27.41%,前装搭载率为48.71%。 在提升消费者智驾体验的同时,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正在加速改变人与车之间的关系。未来智能汽车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智能驾驶
智能汽车介绍
智能汽车
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