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消息,国际半导体设备暨材料协会(SEMI)指出,北美地区3月份芯片设备订单增长1.4%,扭转了2月份的下滑趋势。3月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订单金额由2月份的14亿美元增至14.2亿美元。 据彭博社报道,3月订货出货比(B/B值)为1,意味着北美地区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每100美元的订单金额为100美元,B/B是衡量半导体产业的参考指标。比值突破1意味着未来市场将会被看好,厂商将会增加投资设备。 SEMI总裁兼执行官Stanley Myers指出,该数据反映出北美地区
关键字:
半导体 电源技术 模拟技术 增长
4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三洋已决定出售其半导体业务,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合作伙伴。 据《金融时报》网站报道,高盛已经向大型私募资本集团和半导体公司发出了邀请函,希望他们能够竞购三洋的半导体业务部门。交易规模预计在10亿美元左右。 据悉,三洋所接触的潜在买家包括黑石集团、Carlyle、Cerberus、Kohlberg Kravis Roberts、Permira、德州太平洋、Hynix和英飞凌等。 将参与此次竞购的一私募资本公司官员称:“将于今
关键字:
Hynix 半导体 三洋
HOLTEK半导体推出具有可程序定时器功能的组件HT13R90。HT13R90提供3个输出埠,分别可以推动LED与蜂鸣器等组件,HT13R90的定时器时脉固定为32kHz,其时脉来源种类有RTC组件与透过HT13R90内部的RC组件来完成,并利用HT13R90内部的逻辑组合选项来完成不同的输出讯号,且可选择的输出讯号有三种,分别是连续的方波讯号、单一周期的方波讯号与脉波讯号等三种;输出讯号的周期可以从6.25ms到一年半之久,极适合在需要时间为基础的应用领域。
HT13R90的工作电压可
关键字:
半导体 电源技术 定时器 模拟技术
15年来始终稳居世界半导体公司龙头老大的Intel公司,只在2001年世界半导体市场狂跌32%之际营收曾跟着滑落21%,随后连续4年保持增长态势。可是,当2006年世界半导体市场增长8.5%的背景下,Intel的营收却又下降了9.5%,利纯更陡挫42%,降幅不小。减收减益虽有种种原因,但这种情况史所少见。一叶知秋,无论如何说明今天半导体业已是经营不易,世界半导体业发生变局。对于今年世界半导体市场的走势,也是见仁见智,各执一是。iSuppli公司预测2007年将增长10.6%,SIA预测增长10%,Gart
关键字:
0703_A 半导体 电源技术 模拟技术 杂志_市场纵横
美国Gartner的发布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半导体设备投资增加了24.9%(发布资料、英文)。在2006年半导体设备投资中,逻辑产品虽然投资减速,但借助内存设备投资的增加,整体依然保持了增长。该公司预测,投资额在2007年将减少0.7%,到2008年则会再度出现20.8%的大幅增加。 其中,2006年晶圆制造设备(wafer fab equipment)投资增加了26.3%。主要是面向内存设备的投资。今后,支持65nm及45nm工艺的设备需求
关键字:
半导体 设备 投资
半导体销售额今年增10.6% 处理器市场反弹 据国外媒体报道,iSuppli公司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半导体产业将在今年看到当前增长周期的顶峰,但由于商业的动态变化,今年的增长率将仅有10.6%,远远低于历史最高记录。 该研究公司称,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在07年达到2858亿美元,比去年的2585亿美元增长10.6%。在2007年以后,增速将放缓至8.7%,到2009年则降至谷底,增长率为3.7%。到2010年,半导体销售年增长率又将反弹至7.4%。 10.6%属
关键字:
半导体 市场
根据最新一份调查报告,今年半导体板块有望再创辉煌。 据vnunet报道,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1月份中,全球半导体产品总销量达到21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足足上涨了9.2%。然而该数字比去年12月份则下降了2.1%。该统计数字来自于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据悉DRAM内存芯片是一月份的明星产品,营收增长率达到72%,与此同时笔记本和个人电脑
关键字:
半导体 财报
中芯国际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06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显示,中芯国际第四季度销售额为3.838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4.0%,同比增长15.2%;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20万美元,上一季度净亏损3510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500万美元。 主要业绩: -中芯国际第四季度销售额为3.838亿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4.0%,同比增长15.2%; -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1480万美元,上一季度运营亏损为134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880万美元; -第四季度净利润为120万美元,上一季度
关键字:
财报 中芯国际
对于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老大中芯国际(SMIC,下称“中芯”)来说,尽管今年1月可能被收购的传言逐渐熄灭,但是新一轮传言正在卷土重来。受传言带动,昨日中芯(0981.HK)上涨10.68%,报收于1.14港元。
资本的热情
昨日有国外媒体称,中芯日前已聘请投资银行寻找战略投资者。中芯已任命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负责该工作,最终获选者可能需要支付高达5亿美元,购入中芯20%的股权。
中芯新闻发言人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公
关键字:
战略投资 中芯国际
秘密谈判两年后,英特尔最新一座12英寸芯片工厂终于正式落户大连。昨天,英特尔全球CEO欧德宁、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将斥资25亿美元的英特尔大连工厂项目正式开始。 为何是大连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宣传处处长刘军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大连开发区为了英特尔这一项目,付出了很多心血,谈了不下“几十轮”。 而亲自主管这一项目引入的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则透露,一年多来的谈判非常“艰苦”,也有着“戏剧化”的过程。不过,他不愿意透露“戏剧化”的背景。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
关键字:
半导体 大连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 英特尔
据港台媒体报道,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对中芯国际张汝京投资大陆事做出判决,撤销原台湾“经济部”原处分与“行政院诉愿会”诉讼裁决,判决张汝京胜诉。
此前,台湾“经济部”认为,张汝京行为违反相关规定,罚款五百万元新台币,并限期六个月内停止投资。
张汝京不服,向“行政院诉愿会”提起行政诉讼遭到驳回,张汝京遂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判决书表示,“经济部”的处分无非以开曼中芯公司投资中芯上海公司时,张汝京为唯一董事、总裁及CEO,并兼任中芯上海公司董事兼总经理,但他所拥有开曼中芯公
关键字:
胜诉 张汝京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与安捷伦科技共同宣布合作建立“中芯国际-安捷伦科技RFIC联合实验室”,旨在为中国的无线通信射频集成电路及其模块和移动通讯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流片、测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该实验室的建立有助于提高RFIC设计公司的设计能力,缩短设计流片周期,提高芯片的一次性成功率,确保RFIC公司的产品可以尽快成功上市。
建立于中芯国际的该实验室采用安捷伦先进的EDA解决方案、建模系统、以及射频微波测量仪表,具有先进的射频设计仿真能力,高达40GHz的器件的参数提取和建模能力,以
关键字:
RFIC 安捷伦 中芯国际 测试测量
近日,由中国电子报主办的“2006年度(第二届)最受中国市场欢迎的半导体品牌”评选结果已经揭晓,Altera、Fairchild(飞兆半导体)、Freescale(飞思卡尔)、Fujitsu(富士通)、NXP(恩智浦)、Renesas(瑞萨)、Rohm(罗姆)、ST(意法半导体)、TI(德州仪器)、Xilinx(赛灵思)获得殊荣。上述十家企业无不是全球半导体各个市场领域中的领先者,其品牌在全球和中国市场得到广泛认同。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如何体现?上述企业如何不断创新以促进品
关键字:
半导体 单片机 嵌入式系统 中国市场
全球半导体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仍在继续。 中芯国际相关人士向本报证实,日本最大半导体记忆体厂商尔必达将向其转让一批8英寸晶圆设备,该批设备将被用于中芯国际位于成都的工厂——成都成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芯”)。 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大半导体代工企业,目前拥有4座8英寸工厂和1座12英寸工厂。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的成芯,于2005年由成都工业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成都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委托中芯国际进行经营管理,在人才、技术、市场、知识产权和经验方面与中芯国际共享,每年向中芯国
关键字:
单片机 尔必达8英寸制造设备 嵌入式系统 中芯国际
引言半导体制造技术能否持续突破,材料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最早的锗(Ge),到随后普遍应用的硅(Si),近年来又衍生出更多新材料,本文将针对此方面的新材料、新趋势的发展,以及现有的技术难题等进行讨论。
铜导线材料在半导体技术发展初期的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以锗元素为材料,不过锗元素的耐高温性不足、抗辐射能力差,以致在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被硅元素取代。硅在抗热、抗辐射等方面的表现都优于锗,适合用来制做大功率的集成电路。近年来,随着制造技术不断缩小到0.25mm以下,集成电路在线路上的电阻电容延迟(R
关键字:
0702_A 半导体 发光二极管 无线射频 消费电子 杂志_技术长廊 发光二极管 LED 消费电子
中芯国际.半导体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中芯国际.半导体!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中芯国际.半导体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中芯国际.半导体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