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援引DigiTimes报道,东芝的NAND部门近日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恶意攻击,被迫关闭NAND生产线数周时间,这将导致近阶段公司NAND闪存的供应比较紧张。
DigiTimes消息称为了清除恶意程序,东芝公司的NAND生产线将停工3-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供应,预估将减少10万个wafers产量。PCGamesN网站预估假设这段停产时间正常生产,能够带来5000万个芯片或者40万TB的NAND闪存。
近年来由于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的需求不断增大,NAND的售价也水涨船高。但是由于NAND厂商在生产
- 关键字:
东芝 NAND
- 东芝公司将可能与SK海力士在闪存代工业务方面达成合作关系,此即意味着其与西部数据公司组成的合资企业恐已走到尽头。
近期,西部数据与东芝之间有关闪存业务代工厂谈判的更多细节已浮出水面。
今年,东芝方面正在四日市建设Fab 6以增加其3D NAND芯片产量,因此在东芝公司的下一财年中,3D NAND的芯片产量预计将达到四日市芯片总量的90%。东芝表示Fab 6是由该公司独立投资所建,但西部数据公司认为其与东芝方面的合资条款显示其能够亦有权参与该项投资,故而就此向法院申请强制介入。
据《日
- 关键字:
东芝 SK海力士
- 随东芝存储器(TMC)股权出售案定案,全球NAND快闪存储器市场形成三强鼎立态势: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东芝存储器、西部数据(WD)、与SK海力士(SK Hynix)团队,以及英特尔(Intel)与美光(Micron Technology)联盟。现在东芝要重新挑战三星,但与西部数据的官司成为最主要的问题。
东芝存储器社长成毛康雄,在2017年10月13日参加日本四日市的事业说明会中,指出2017年内已对四日市工厂进行3,150亿日圆(约28.1亿美元)的设备投资,为
- 关键字:
东芝 存储器
- 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指出,针对近期市场传出东芝产能出现问题,并致使产出晶圆损失高达10万片一事,经调查与确认后,东芝产线确实遭遇到一些问题,并致使整体产出量较原先预期少,但影响程度绝对远低于外界所谣传接近10万片的规模,且工厂产线亦未出现停摆。对于东芝客户而言,在第四季议价时所承诺的交货数量也没有受到直接冲击。
DRAMeXchange资深研究经理陈玠玮指出,此一事件后,不论对于第四季或是明年第一季的供需市况皆不会产生任何剧烈影响。对于现货市场而言,在此消息传出后并
- 关键字:
东芝 NANDFlash
- 北京时间10月13日下午消息,东芝集团芯片业务部门表示,该公司正在与西部数据旗下的SanDisk进行协商,双方讨论在东芝位于日本四日市的工厂内共同投资一条新的内存产品生产线。
东芝闪存芯片业务部门主管成毛康雄(Yasuo Naruke)表示,东芝与三星在芯片业务上为直接竞争对手,因此与Sandisk联手,成为了东芝最好的选择。
西部数据方面并没有对此消息立即做出回应。
西部数据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硬盘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去年以1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anDisk。自2000年以后,Sa
- 关键字:
东芝 SanDisk
- 日本经济新闻(Nikkei)网站报导,东芝存储器(TMC)出售案的重要部分为外界所知,必须满足3个条件才能出售:1,通过10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反垄断法审查;2,与西部数据(WD)的仲裁案及官司中,没有禁止出售命令;3,日本政府认为交易不影响国家安全。
在反垄断法审查方面,需通过审查的国家有:巴西、大陆、欧盟、日本、韩国、墨西哥、菲律宾、台湾、土耳其、美国。目前重点在通常耗时超过6个月的大陆审查,因参与此案的SK海力士(SK Hynix)与东芝是同业,故契约设定10年内SK海力士取得东芝存储器普通股
- 关键字:
东芝 存储器
- Nand Flash存储器是flash存储器的一种,为固态大容量内存的实现提供了廉价有效的解决方案。NAND存储器具有容量较大,改写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数据的存储,如嵌入式产品中包括数码相机、记忆卡、体积小巧的U盘等。 1989年,东芝公司发表了Nand Flash结构,强调降低每比特的成本,更高的性能,并且像磁盘一样可以通过接口轻松升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NAND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大多数工程师却仍然不知道关于NAND应用的一些难点:分区、ECC纠错、坏块管理等。只有真正了
- 关键字:
Nand Flash 东芝
- 东芝(Toshiba)旗下事业公司「ToshibaElectronicDevices&StorageCorporation(TDSC)」为了扩大车用半导体事业,在10月1日设立由社长直辖的跨部门组织「车载战略部」,期望藉此强化车用半导体营销,目标在2020年度将车用半导体事业营收扩增至2016年度的1.5倍(即较2016年度成长5成)。
东芝指出,随着车辆生产数量增加,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规模预估将在今后5年内从约3.8兆日圆成长至约5兆日圆的规模,其中尤以驾驶支持、电动化相关领域有望持续
- 关键字:
东芝 车用半导体
- 十一长假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锂电市场迎来新一波增长,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也将启动新的竞争圈地运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猛劲发展。
湖北省充电量同比增长7倍 新能源车成黄金周出行新选择
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至7日,湖北省内各充电站共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7046次,充电量14.8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倍。
新能源汽车出行受热捧,得益于充电站建设速度的加快。在穿越湖北的国、省干道上,今年以来,一大批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充电桩,为新能源车主
- 关键字:
东芝 特斯拉
- 据路透社北京时间10月5日报道,知情人士称,贝恩资本牵头的财团已经向中国反垄断部门提交了收购东芝公司芯片业务的申请,但是他们可能需要等上9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获得批准。贝恩财团在上周宣布以180亿美元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东芝正急于在截至明年3月的本财年年底前完成这笔出售交易,获得资金填补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留下的财务漏洞,避免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消息称,随着这一截止日期的日益临近,贝恩财团在签署收购协议的第二天就向中国提交了反垄断审查申请。但是多位知情人士称,考虑到半导体行业对中国的战
- 关键字:
贝恩 东芝
- 希捷科技29日宣布以 12.5 亿美元参与贝恩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领军的投标联盟,此一联盟已签约收购东芝内存公司;同时, 希捷预计与东芝内存公司签订 NAND FLASH 供应长约,以持续为希捷不断扩展的固态硬盘产品组合提供闪存。
而此由贝恩资本领军的收购日本东芝内存公司的协议将在 2018 年 3 月交割。
希捷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 Steve Luczo 表示,未来几年,储存产业将面临数据量遽增和储存需求高涨的趋势,希捷必须有效满足这些需求。 希捷与东芝签订的 NAND 供应合约,将有利
- 关键字:
希捷 东芝
- 美国本恩资本领军的财团,终于斥资180亿美元,如愿以偿获得了日本东芝公司的闪存业务。作为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贝恩资本势必需要通过一定的“退出方式”在这一业务上猛赚一笔。
据美国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称,贝恩资本极有可能在2020年让东芝闪存公司独立上市,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此前,东芝已经将闪存芯片业务分拆为一家名为“东芝存储”的独立公司,贝恩资本财团将获得这家公司的所有权。据报道,按照东京股市的规定,一家企业在上市之前必须至少运营两年时间
- 关键字:
贝恩 东芝
- 因美国核电业务减记数十亿美元,日本东芝公司计划出售芯片业务以填补这个大漏洞。
经过9个月时间的谈判,东芝终于达成了这一心愿。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东芝今天宣布,已经与美国私募股权公司贝恩资本为代表的财团签署了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根据协议,东芝将以2万亿日元(约合177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的存储芯片业务出售给贝恩资本财团。
交易完成后,该存储芯片部门仍然是东芝的一个关联公司,预计交易将于明年3月份完成。
虽然协议签署了,但是东芝的问题还没解决。
- 关键字:
东芝 芯片
- 海力士半导体(SKHynixInc.,000660.SE)的董事会已批准这家韩国芯片生产商加入贝恩资本(BainCapital)牵头的财团,该财团计划以2万亿日圆(合178.2亿美元)收购东芝公司(ToshibaCo.,6502.TO,TOSYY)的存储芯片子公司。
持股该东芝子公司将使海力士半导体在NAND芯片市场拥有更大影响力,目前海力士半导体在这个市场落后于竞争对手。东芝是全球仅次于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Co.,005930.SE)的第二大NAND芯片生产商。不过,
- 关键字:
海力士 东芝
- 北京时间9月25日晚间消息,路透社今日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针对出售芯片业务事宜,东芝公司尚未与贝恩资本(Bain Capital)财团签署协议,原因是苹果公司对一些收购条款仍存异议。
东芝上周三宣布,已同意将旗下芯片业务部门出售给贝恩资本财团,从而结束已持续了9个月出售历程。据悉,贝恩资本财团出价约2万亿日元(约合180亿美元),按照原计划,双方将于第二日(9月21日)签约。
但知情人士称,东芝今日已告知公司的主要投资银行,称目前尚未与贝恩资本财团签署正式的出售协议。原因是作为财团的
- 关键字:
东芝 苹果
东芝介绍
东芝(TOSHIBA),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亦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旗下。
历史
东芝是由两家日本公司于1939年合并成的。
两家公司中第一个成立的是田中制造所,那是日本国内第一家电报设备制造公司;是由田中久重于1875年创立的。在1904年公司更名为芝浦制作所。在20世纪初期,公司以供应日本国内的重型机电制造为主业;在明治维新之后,公司更跃升为世界的工业大厂之一。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