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三星将挤下晶圆双雄,成为苹果最新平板计算机iPad微处理器A4的代工厂;苹果还计划未来iPhone、iPod处理器改由自行开发芯片、交给三星代工制造。
苹果最新推出的iPad,其内建微处理器A4,是苹果2008年4月收购P.A. Semi后自行开发的系统单芯片,这款处理器将交给三星制造,未来iPhone、iPod、Touch等行动装置,苹果也可能自行设计芯片以降低成本,三星仍是代工厂。
过去三星就替第一代与第二代iPhone负责程序及影像核心处理器的设计与生产。三星介入晶圆
关键字:
三星 微处理器 iPad
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三星电子预期今年其芯片业务今年上半年营运利润将超过4万亿韩元(35亿美元)。
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制造商,据消息人士透露,此前该公司预期全年芯片业务仅会产生4.4万亿韩元(约合39亿美元)营运利润。三星电子发言人拒绝就此作出评论。
电脑内存芯片价格走高以及个人电脑需求的复苏共同促进了三星公司增长的恢复,该公司日前表示正考虑提高今年在内存芯片方面的资本投入。
预计三星公司下周将公布其第一季度收入预期。
周二收盘时,三星公司股价报81.4万韩元(约合72
关键字:
三星 内存芯片
媒体报导朝鲜半岛情势一度紧张,引发市场联想一旦韩国经济受创,位于韩国的全球前两大面板厂恐暂时无法顺利出货,让台湾面板厂得利。但目前情势趋缓,面板业者说,应不受影响。
南韩海军天安舰上周五在黄海执行勤务时沉没,媒体报导一度怀疑遭北韩发射鱼雷击中,后经调查认为,并非北韩所为,因此,两韩情势趋于缓和。
韩国拥有全球前两大面板厂三星、乐金显示器,若情势持续紧张,恐冲击经济,甚至造成产业暂时停摆,两大面板厂将无法顺利出货,进而拉抬面板价格上涨,台湾面板厂如新奇美电子、友达光电等,可望因此得利。
关键字:
三星 面板
总部在亚太地区的半导体供应商,2009年合计营业收入实际增长2.3%,从2008年的435亿美元上升到445亿美元。相比之下,2009年全球半导体营业收入锐减11.7%,从2008年的2602亿美元降至2299亿美元。
“去年芯片产业形势黯淡,而亚太地区的供应商却设法实现了增长,因为他们专注于热门半导体产品而且受益于该地区的强劲需求,”iSuppli公司市场情报服务资深副总裁Dale Ford表示,“这些厂商中有一些是2009年热销产品领域中的主要厂商,包括N
关键字:
三星 芯片
PCB大厂健鼎也搭上并购顺风车,3月22日公告将参与弘捷私募案,将以3.5元认购1亿2000股,总金额4.2亿元,预计持股比例上限将达53.48%。
继瀚宇博德宣布将竞标精成科4成持股之后,健鼎紧接着也公告将取得弘捷私募案,预计最少将可以拿下弘捷51%的股权与3席董事。健鼎内部评估以4.2亿元的价格,可以快速在台湾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可以说相当值得。
健鼎指出,今年以来,内存模块PCB需求强劲,碍于台湾厂产能有限下,因此决议出资买下弘捷,以达到快速取得产能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弘捷台湾厂房即
关键字:
三星 PCB
近期内存价格的持续上涨让DRAM芯片厂商尝到了甜头,不过在包括三星、美光、力晶等在内的DRAM厂商看来,好光景来之不易,不应该一味扩大产能恶性竞争而重新导致DRAM内存暴跌。
韩国三星半导体业务总裁权五铉日前表示,DRAM制造商不应该盲目扩大产能,而应当把大规模投资放在提升技术水平上。美国美光官方近日也表示,今年无意扩大DRAM产能,而是将全力投入制造工艺升级,进一步增强其在DRAM市场的竞争力。台湾力晶半导体董事长黄崇仁同样认为,厂商们在对待产能的问题上应当更加谨慎,避免重蹈当年的覆辙。
关键字:
三星 DRAM
继三星,力晶等内存芯片大厂对内存芯片产能提升事宜公开发表意见之后,美光公司近日也表态称他们今年没有提升内存芯片产能的计划,美光表示他们将专注与缩 减内存芯片的制程尺寸,以便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不久前,三星公司芯片部门的首脑人物Oh-Hyun Kwon同样曾公开表态称内存芯片业者不应盲目表态将增加内存芯片的产量,而是应当把注意力放在提升产品制程工艺方面。而力晶公司主席Frank Huang也呼吁内存业者提升芯片产能时要非常谨慎,以避免犯下和过去一样的错误。
2005年,全球多家内存芯片厂为了扩增
关键字:
三星 内存芯片
产业科技的不断飞跃促使投影产业越来越普及化,当下的投影机在画面上已经逐渐趋近于成熟,虽然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但是已经足够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然而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投影机的光源问题,无疑成为了当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随着LED光源的出现,投影机领域掀起了一阵革新的狂潮,也正是LED光源的出现,让人们看到降低投影机使用成本的最大曙光,上万小时的使用寿命让人们不用再为更换昂贵的灯泡而发愁,在人们还没有来的急为这种新生的高新技术雀跃的时候,LED光源的亮度劣势让人们不敢恭维。在经过两年的发展,LED投
关键字:
三星 LED光源 投影机
据国外媒体昨日报道,三星一位高管证实,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一款类似平板电脑的新产品。三星表示,该产品兼具平板电脑的外表和台式机的接驳底座,具有强大的处理和上网能力,有望满足诸多消费者的需求。
三星拟下半年推类平板电脑
三星澳大利亚IT部门主管菲利普·牛顿(Philip Newton)表示,虽然这款设备外型类似平板电脑,但却具有PC级别的处理和网络连接能力,而这正是苹果新推出平板电脑iPad的两大软肋。
牛顿在新加坡召开的三星论坛一次小组讨论上表示:“目前手
关键字:
三星 平板电脑
据消息来源透露,三星公司的芯片制造技术发展战略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正在考虑转向使用gate-last工艺制作high-k器件。按照三星原来的计划,他们将在年内推出的28/32nm制程芯片产品中使用gate-first工艺来制作high-k型器件。不过也有人认为三星很可能只在28/32nm制程 中才会采用gate-first工艺,而在22nm制程则会转向采用gate-last工艺。于此同时,三星芯片代工业务部门的副总裁Ana Hunter则拒绝就三星转向gate-last工艺事宜发表任何评论。
关键字:
三星 Gate-last
过去,芯片代工业的四巨头是:特许公司,IBM公司,台积电公司和联电公司,除了这些厂家之外,大陆的中芯国际也是一家很有实力的代工厂商。不过现 在,芯片代工业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眼下台积电仍然站在老大位置上,不过他们最近遭遇了40nm制程良率事件,而且才刚刚从这起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IBM则仍然是高端代工市场的No1,不过这家厂商的产品数量相对较少,属于“阳春白雪级”的代工商。而联电则似乎已经跌出了第一技术方阵,其大客户之一信立公司甚至已经与台积电“私奔&rd
关键字:
三星 EDA
编者点评(莫大康 SEMI China顾问):中芯国际在高端技术中又有新的进步,值得庆贺,中芯国际在有限的条件下争取进步是够困难的,但是有时形势逼迫我们,非进不可。中芯国际面临的问题表面上看是个盈利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人材,技术,市场和资金等具有综合性。所以在高端代工中如果没有特色,缺乏足够的IP, 及配套的服务能力及长远的发展规划 要想争抢大fabless的订单是很难的, 而且形势在逼迫我们, 要尽快的成功。
2010年,中芯国际将加强65纳米的嵌入式工艺平台和32纳米关键模块的研发;同时力争
关键字:
三星 LED
为应对LED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天津三星LED有限公司决定增资扩产,增资后公司投资总额将达到1.8亿美元,注册资本达到6000万美元。
据悉,天津三星LED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在开发区注册成立,是三星LED株式会社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三星集团以发展21世纪“绿色产业”为主题而成立的重要产业部门。公司专门从事新型电子零部件(LED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
关键字:
三星 LED
2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第二大移动电话制造商——韩国三星电子公司10日表示,公司将在下周在西班牙举行的全球移动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上推出一系列最新产品,该类产品应用下一代移动无线技术,带给用户全新的移动技术体验。
三星公司在一份新闻声明中表示,本月15日至18日,全球移动大会将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召开。三星公司将在会上推出一种运用WiMax技术的移动基站产品以及一系列运用WiMax技术的移动设备。
WiMax的全称为world
关键字:
三星 WiMax技术
继Intel、美光上个月宣布投产25nm NAND闪存芯片后,韩国两大存储厂三星和海力士近日也宣布了自家的30nm以下工艺NAND闪存投产计划。
海力士将采用26nm工艺生产容量为64Gb的NAND闪存芯片,这和Intel、美光首批投产的25nm芯片容量一致。而三星则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投产27nm NAND闪存。
海力士表示,和30nm工艺相比,新工艺的闪存芯片的产能将翻一番,成本也将大幅度降低。根据韩国当地媒体的报道,海力士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26nm闪存芯片。在这一点上三星已经占
关键字:
三星 20nm NAND闪存 海力士
三星介绍
韩国三星电子成立于1969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则是1992年中韩建交后。1992年8月,三星电子有logo限公司在中国惠州投资建厂。此后的10年,三星电子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已经成为对中国投资最大的韩资企业之一。2003年三星电子在中国的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跃入中国一流企业的水平。2003年,三星品牌价值108.5亿美元,世界排名25位,被商务周刊评选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科技品牌。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