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质疑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说法
中国科技部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eepw.com.cn/article/99854.htm此前的8月26日,工信部、发改委在其 《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
这个论断犹如当头一瓢冷水,原本活跃的中国新能源产业顿时噤声。
对此,科技部迅速做出反应,进一步了解情况。科技部相关官员和专家经过近一个月的调研,最终将一份关于光伏、风能、核电产能情况评估的报告,提交到了科技部高层领导面前。
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报告得出结论认为,“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并担心这一论断会误导舆论,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正常发展进程。
一位科技部官员就质疑:“新兴产业何来过剩?新兴产业出现重复投资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不然哪来的竞争,哪来的进步?”
摸底真实产能
科技部调研组曾试图寻找一组有关中国光伏产能的真实数据,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即使发布产能过剩信息的主管部门,也并不掌握翔实信息。
据悉,《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是由社科院下属研究所编制,数据来源大多为公开信息的集纳。
以光伏产业基础原材料多晶硅为例,一些媒体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国内已立项的多晶硅项目超过50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总产能超过23万吨。一些专家认为,这些产能已经“超出了全球总需求的两倍”。
科技部则怀疑,根据这些数据得出的“产能过剩”结论有多大可信度?贸然依此制定相关政策更是蕴含一定风险。
因此,科技部调研组曾试图摸底真实的光伏产能。不过,参与调研的科技部专家表示,“以我们一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全面铺开去做一个面上的调查统计。”因此,此次调研只能选择几个重点地区和企业,进行个案调研。
调研的结果显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这些规划产能或许可以描述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雄心和热情,但绝大多数的规划显然缺乏兑现的基础。“有的是地方政府出于招商的需要,放大宣传;有的是企业出于融资等需求在制造概念”。
科技部掌握的情况是,在前述5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实际能够生产多晶硅的仅10余家,实际投入运营的产能更是仅有1.5万吨。
评论